-
上海越来越成为好戏的源头和戏曲传播的码头,海派戏曲何以引发全
▲海派戏曲人在丰富舞台样式、拓展表现手法等方面做了不少创新实践,体现了艺术家的勇气和功力以及艺术观念和信念。图为梅尚程荀史依弘专场演出近日上演,史依弘(左)与蔡正仁演绎荀派《金玉奴》。言布摄 在上海戏曲界,以京昆两大剧种为代表,正以一股蓬勃的活力激荡起全国
-
戏曲剧种建设与保护
全国戏曲普查工作于2017年6月30日结束,在这之后,工作的重心就落实到普查成果的展示和应用,全国348个剧种的集中展演就是一个重要举措。 百戏(昆山)盛典是全国戏曲普查数据的体现、说明和补充。戏曲普查工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现状调查,我们花了大力气在各剧种演出团体
-
新时代为戏曲发展提供了最大机遇 改革开放40年戏曲建设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无比振奋。我们强烈感受到,习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
借戏曲记录整个社会的变化
陈彦 对谈记者:成长 对谈嘉宾:陈彦(戏剧家、作家) 陈彦是一位游走于戏剧、小说、散文等不同文体之间的作家。他曾经长期担任陕西戏曲研究院的编剧和院领导,创作了《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等秦腔、眉户现代戏,三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作品三度
-
《说戏》:跨出戏曲这座城池,向世人展现昆曲大美
最初知道《说戏》这本书是在一位设计界朋友的微信朋友圈。2017年年尾,一则关于年度中国最美的图书评选揭晓的新闻跳入我眼帘,在25本获奖图书中,这本《说戏》也位列其中。 长久以来,戏曲人是安于在自己空间内自娱自乐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对戏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观众
-
戏曲电影的春天在哪里
当年一部越剧电影 《红楼梦》培养了无数越剧迷,也让越剧这个江南剧种红遍大江南北。如今一部昆曲电影《红楼梦》上档放映却遭遇无人问津,导演甚至感叹连骂的人都没有,戏曲电影眼下的尴尬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花几百万元拍摄一部戏曲电影,却只能留在库中作为资料保存,这不
-
陇原戏曲的守望者——张东升
2016年10月5日,当兰州文理学院艺术中专部戏曲专业的张东升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瞬,眼前发生的一幕让他感到似曾相识。15年前,他所指导的学生杨小龙同样荣获了当年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那一年是2001年,张东升老师39岁。 15年,两次相同的获奖
-
千年戏曲放幽兰 百戏同台绽新颜-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场表演
戏曲艺术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载体,把握戏曲的鲜明特色、发挥戏曲的独特动能、谱写传统文化新的华章、唱响展示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史诗,是戏曲人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戏曲是中国传统礼乐文化、传统价值观的承载物,又是中华传统文化民间化的渠道之
-
戏曲高等教育与史若虚校长
作者: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今年是中国戏曲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著名戏曲教育家史若虚先生100周年诞辰,中国戏曲学院近日召开了戏曲高等教育四十年暨纪念史若虚校长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戏曲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代
-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