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筛选
  • 袁国营-- 豫剧唐派传人

       没有一句唱词,上台不过10分钟。在豫剧《常香玉》中,国家一级演员袁国营扮演一个小角色——常香玉的父亲张茂堂。     小角色并没有掩住大演员的光芒。今年44岁的袁国营,是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员,豫剧唐派的传承人,曾获得河南省&ldqu

  • 文宗哲

    文宗哲,男,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生人于山东桓台。1976年进入山东五七艺术学校,吕剧表演专业(山东省吕剧院代培)。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主要扮演角色: 《借年》饰王汉喜、《龙凤面》饰丁奎《我肯嫁给他》《孪生姐妹》中扮演主要角色、《红花椒,绿山岗》中扮演

  • 陈巧茹

      陈巧茹原名陈巧缘,出生在宜宾地区与贵州临界的山区小县叙永。1979年考入县川剧团,曾先后演出《百花公主》、《白蛇传》、《长生殿》等剧,她还在《双驸马》、《郑小姣》等剧中“反串”小生。1984年8月,宜宾地区文化局举办“迎国庆35周年文艺会演&rdq

  • 郭孝明

        郭孝明 男 汉族 1960年2月生,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城南村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上党戏剧院副院长,晋城市上党梆子研究会秘书长。       1973年考入山西省艺术学校晋东南分校戏曲表演专业,主

  • 成凤英

      成凤英,山西忻州地区北路梆子剧院演员,出生于1963年。她11岁考入山西省戏曲学校,先学旦角,后改小生。1979年毕业分配到忻州地区北路梆子剧院,得老艺术家董福、李万林等指导,逐渐成为北路梆子的当家主演,被称为一颗德艺双馨的“塞北明珠”。

  • 李万林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与中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州梆子并称山西四大梆子。是在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郭沫若同志曾用"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的诗句,来赞誉北路梆子。             

  • 程伏舜

        程伏舜  在戏曲艺术界,夫妇同事表演艺术的屡见不鲜;夫妇在创作剧目中同时担任主演的少之又少;如果30年一路走来,夫妻双双形影不离、相携相偕、同甘共苦、演绎精彩艺术人生、并双双择获“梅花奖”的,那真可谓是凤毛麟角了。吴国华

  • 汪荃珍

       汪荃珍,女,豫剧旦角。汉族。   1976年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学习表演专业。1981年从河南省戏曲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实验豫豫剧团。1983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1989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三团。   获各种奖励及荣誉如下:1982年参加河南省

  • 郑庆恩

        洛阳市曲剧团业务副团长,1957年出生于尉氏县朱曲镇大街,1973在尉氏县豫剧团,1978年县曲剧团,1981年到平顶山曲剧团,1983年到洛阳曲剧团。     先后主演过[三子争父]中的张辛勤,[洛阳令]董宣,[寇准背靴]中的寇准,[青风亭]中的

  • 刘晓燕

          河南平顶山市豫剧团刘晓燕简介 1966年生于河南省永城市,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5年毕业于河南平顶山市戏曲学校,现任平顶山市豫剧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平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