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筛选
  • 徐云秀

    昆曲演员,1967年生,工旦,1985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师从姚传芗、张继青。曾主演《渔家乐·刺梁》中的邬飞霞、《南西厢记·佳期》中的红娘、《疗妒羹·题曲》中的乔小青、《烂柯山·痴梦》中的崔氏、《长生殿·惊变·埋玉》中的杨

  • 德好 艺好 人好: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志远

    张志远是河北梆子架子花脸行当中的佼佼者,除他本人勤奋好学、刻苦练功、善于思考、学以致用和敢于探索外,他的成功与侯喜瑞老先生的精心培育、点石成金是分不开的。

  • 沈世华 万不可把昆剧视作地方小戏

    沈世华,原籍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县,1941年生于上海,1953年入浙江国风昆苏剧团(后改为浙江昆剧团)学昆剧表演,工五旦,得到朱传茗、周传瑛、俞振飞等名家亲传指授,后担任主演。1986年起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成为中国昆剧艺术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

  • 柏青

    柏青:女,中共党员,1963年9月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88年毕业于洛阳艺校,著名表演艺术家马金凤亲授弟子。主攻青衣、刀马旦,现为河南省豫剧二团主要演员。   柏青从艺二十余年,曾主演过传统戏《战洪洲》、《穆桂英挂帅》、《花枪缘》、《花打

  • 樊萍

    樊萍是国家一级演员,第七届“香玉杯”艺术奖、首届中国豫剧艺术节表演奖得主。在豫剧《骨肉恩仇》中,我们能看到她在掌握运用戏曲程式表演方面有独到之处。她将现代戏曲的部分表演手段轻巧地融入到戏曲程式之中,既新鲜又能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扮相苍老,步履缓

  • 陈新琴

    陈新琴,1965年4月15日出生于永城县一个普通家庭,受父母熏陶,她很小时就喜欢唱戏。13岁时,她考入河南省戏校表演专业学习。1981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原永城县豫剧团从事戏曲专业表演工作,主攻小旦、花旦、闺门旦和帅旦。1991年以来,由于工作需要,陈新琴先后在永城

  • 李新花

    李新花,女,1965年生,山东曹县楼庄乡孙湾村人 13岁进入戏校,主工闺门旦、花旦兼青衣、老旦的艺术行当。 1995年,进入济宁豫剧团,1996年9月,荣获“天幕杯”中青年戏曲大赛一等奖。11月,参加“山东省地方戏曲邀请赛”荣获表演一等奖。 1997年10月,

  • 崔彩彩

      女,1975年毕业于临汾地区艺术学校戏曲表演班,工小旦、青衣、刀马旦。她戏路子宽,有扎实的功底,既能演风姿绰约的秀女娇娃,又能演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现为山西省临汾市艺术学校校长助理,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临

  • 吉有芳

    吉有芳,女,蒲剧旦角。1964年出生在稷山县清河镇。 10岁时,一出眉户小戏《一个破碗》,使她在全县引起轰动,两年后,她便成了县蒲剧团的正式演员。 1986年,她正式被调进运城地区蒲剧团。 1992年参加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荣获“优秀表演奖”。 1993年,

  • 孔爱萍

           孔爱萍,生于1966年,工闺门旦,演出剧目有《长生殿》、《玉簪记》、《白蛇传》、《百花赠剑》、《渔家乐》、《幽闺记》、《唐伯虎传奇》、《桃花扇》、《赵五娘》、《风筝误》、《绣襦记》等。所获奖项: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