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节汉服赏昆曲
昨天正逢农历三月初三,是传统的上巳女儿节,兰心大戏院举办了汉服和古代礼仪展示,上海昆剧团同时特别推出了“丽人上巳曲会”演出,这也是“传统·中国”民俗节庆系列演出计划的一部分。青年演员沈昳丽、倪泓献演了《白蛇传·
-
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欲表演昆曲
日本歌舞伎“国宝级”大师坂东玉三郎,今天离开苏州飞往北京。在之前一周的苏州行程中,他与几位中国昆曲最顶级的艺术家碰出火花,决定合作表演昆曲《牡丹亭》,并在苏州当即拜师学艺。有青春版《牡丹亭》珠玉在前,中日合作的《牡丹亭》会呈现怎样的风格?坂东
-
中国计量学院学生采访新叶昆曲传承人叶昭标
叶昭标:新叶昆曲最早创始于清光绪年间,那时候学习的只有7、8个人,称为坐唱班。后来到了民国初年,招收了第二代学习昆曲的人,大概有10多个人,到1937年,我十岁的时候,村里招收了30-40个人,那时候不讲招生,只要喜欢的都可以来学。
-
跟随昆曲人吴双,“回到”宋朝
吴双 作为上海交响乐团2016年演艺厅之打通听觉与视觉系列演出的首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昆曲表演艺术家吴双的双声慢歌宋昆曲人吴双词唱会将与观众见面,演出还力邀上交大提琴首席黄北星,以人声与大提琴对话的方式,重新诠释千古名篇《水调歌头》。 碰词,在吴双和朋友们
-
7家昆曲院团“掌门人”与国家文化部专家和领导,共同讨论昆曲发展的方向
文化部2008年度全国昆曲工作会议暨昆曲院团长联席会议,昨日在我市永嘉县举行,昆曲如何从挖掘保护向精品战略升级成为会议讨论主题。据悉,这是该会议首次在县院团召开,南戏“活化石”永昆则表示今年将借此力出精品。 全国昆曲工作会议是昆曲保护发展工
-
旗袍、昆曲等入选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穆端正在今天举行的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极具海派文化特色的旗袍、昆曲等入选其中。 今年的六月九日是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rdquo
-
大都版《西厢记》打响戏剧演出季
作为今年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开幕大戏,昆曲《西厢记》率先亮相。据导演郭晓男介绍,“故事上,将最大程度地忠实原著,所以这版也叫‘大都版’;唱腔上,观众会改变对北昆‘刚硬’的固有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唯美细腻的风格。” 一直以来
-
北方昆曲剧院原创大戏《李清照》首掀面纱
昆曲舞台将首次呈现一代词人李清照,昨天,北方昆曲剧院原创大戏《李清照》首掀面纱,北京人艺著名编剧郭启宏的隽美文辞在婉转水磨腔的映衬下,更显雅致清幽。本周日,由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的《李清照》将在梅兰芳大剧院公演。
-
首部昆曲3D电影《景阳钟》、越剧3D电影《西厢记》杀青
《西厢记》拍摄现场 随着昆曲3D电影《景阳钟》、越剧3D电影《西厢记》于9月11日、9月26日先后杀青,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启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执行的上海戏曲3D电影工程第一轮拍摄结束。两部影片将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将于明年起于各大院线上映。 新中国建国后曾拍摄过众多
-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