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不断创新

  张军,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昆剧团副团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专攻小生,人称“昆曲王子”,是昆曲大师俞振飞的再传弟子,被公认为当今昆曲青年演员中的领军人物之一。

 近几年,昆曲的声望及影响大有超越京剧之势,发展迅猛而稳健。

 2001年,昆曲作为中国唯一的戏曲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发起、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红遍国内外;2007年,于丹在央视开讲《牡丹亭游园惊梦》;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昆曲大放异彩……

 在戏曲日渐式微的今天,“昆曲现象”如同扎根岩缝的苍松,虽孤寂艰辛却枝干峥嵘,风姿不衰。它的传承发展带给中国戏曲不少启示,也给艰难跋涉中的秦腔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苏州,昆曲的发源地。

 2月17日,记者抵达的当天,中日合作版《牡丹亭》苏州演出新闻发布会正在苏州昆剧院举行。有着“日本梅兰芳”美誉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3月中旬将在苏州昆剧院演出,坂东玉三郎饰演杜丽娘。

  一个日本人,在不会汉语、更无昆曲基础的情况下,经过艰辛努力,学成昆曲,令人感慨。“在我心中,他不是日本人,而是昆曲人。”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如此评价。

 苏州昆剧院,正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拥有者。

 4年多来,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峡两岸以及美国、欧洲共演出150多场,几乎场场爆满,掀起了一股“昆曲风”。但白先勇并不满足,这位谦称自己为“昆曲义工”的大作家坦言,仅靠“牡丹”还不够,去年,他和苏州昆剧院推出了新版《玉簪记》,并开始全球首演之旅。

  名家助推昆曲,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中日版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包括2002年苏州昆剧院推出的《长生殿》(获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的著名设计师叶锦添出任舞美设计)无不是这样。

 作为地级市,苏州克服了人力等各方面资源的限制,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吸引了诸多名家共同打造经典。“艺术必须交流。封闭,是艺术最大的障碍。”蔡少华认为,在当今社会,更应该以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来看待昆曲的传承和推广。

 名人效应令昆曲增色不少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坂东玉三郎、白先勇都选择了苏州?这里面有机缘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苏州昆曲的传承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昆曲在苏州被当作“城市名片”重点打造,立体性的保护构架也已搭建完成。昆曲,不再是孤独的行者。

  2000年,是苏州昆曲发展的转折点。

  当年3月,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苏州拉开帷幕。一位曾长期任职于苏州文化部门的领导说:“昆剧节的举办,让处在冷清状态的昆曲重新树立起自信心。”

  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苏州又在虎丘景区隆重举行庆祝活动。千人共聚虎丘唱昆曲,闻名于史的“虎丘曲会”盛景再现;

  2003年,国内唯一一座集昆曲遗产征集、陈列、研究及“活”的展示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在苏州挂牌成立;

  2004年,《苏州市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10年规划纲要》正式颁布;

  2006年,《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

  ……

  昆曲和媒体经常进行良性互动

 分析可见,苏州主要采取两个战略保护发展昆曲,第一个是“扎下去”战略,即通过立法、普及推广、搞大型活动等一系列举措,营造一个呵护昆曲、保护昆曲的氛围,把昆曲之根深深植入姑苏大地。

 蔡少华认为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土壤”的培育,“昆曲的传承传播,其实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单靠一个剧团根本无法完成”。

 昆曲不是哪个院团的昆曲,而是整个苏州的昆曲,是全人类的昆曲。在这点上,苏州有高度的共识,从而形成了发展上的合力。

 正是有了良好的“土壤”环境,苏州昆剧院才能顺利实践“搭建平台开门办院”的思路和举措,从而吸引了诸多名家的加盟。

 第二,是“走出去”战略,苏州积极采用现代化运作,推动昆曲艺术走进名城、名校,走向国际舞台,从制作、营销到推广都有一套完整的计划。

 完善这一整套的计划必须进行很好的资源配置。蔡少华说,他现在抓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资源配置。只有把各种资源都调动起来,并形成一个链条,才能完成整个系统。其中,营销人才短缺是困扰剧团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苏州在这方面积极借用外力、外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上海、苏州等地的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昆曲的消息。一方面媒体非常关爱昆曲,有强大的舆论支持;一方面,昆曲又主动和媒体接近,帮助媒体发现和寻找新闻点。

 关于这次中日版《牡丹亭》的宣传,蔡少华就给媒体出了不少好点子。他提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用买一张票来付诸你对文化的热情”。蔡少华希望通过舆论引导来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赠票问题是每个剧团的头疼事。中国人似乎很少有掏钱看戏的习惯。蔡少华说,现在任何东西都有价值,只有戏票没有价值,“这是最大的自杀”。据悉,苏州政府方面已从自身做起,开始主动购票。

 在戏曲的传承发展上,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身体力行非常关键,特别是在戏曲处于“爬坡”阶段时尤显重要。

 政府拿出专项补贴支持昆曲在校园普及

 沪苏等地的昆曲演出,都会留一部分学生票,吸引年轻人看昆曲。对年轻观众的重视和推广,成为昆曲的一大特色。多年来,他们一直将增加剧场内的“黑发人”比例作为目标。

 没有年轻人的喜欢和参与,戏曲传承就是一句空话。

 被誉为“昆曲王子”的上海昆剧团著名演员张军,从1998年起在上海高校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昆曲进校园”戏曲普及晚会;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成功后,很快也开展了“国内名校行”巡演活动。

 当地政府也采取了坚决举措,拿出专项补贴支持昆曲在校园的普及演出。

 2007年5月,苏州启动了“昆曲普及工程面向百万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活动;2008年,上海市又推出了“京(剧)昆(曲)百场进校园”活动,100场演出全由政府买单。

 很多年轻观众其实对戏曲有一种“先天性的误解”,一提戏曲,就认为那是老大爷、老太太们的事,跟自己无关,也看不懂。在他们眼中,戏曲和时尚脱节,和现代社会无缘。

 实际并非如此。

 很多昆曲名家们都说,凡是走进剧场的年轻人看了昆曲后都能受到深深的震撼,而且很多人还成了昆曲迷。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年轻人缺乏直接接触昆曲的机会。因为不了解,所以产生误会。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蔡正仁先生非常恳切地说:“千万不要说昆曲看不懂,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你还是踏进剧场来看看昆曲吧!我相信,你会改变这种看法的。”

 戏曲本身就是时尚的

 秦腔同样如此。

 记者曾带不少年轻人去看省戏曲研究院的青春版《杨门女将》等剧目,大家普遍感觉:原来秦腔竟然这么好看,原来我们对秦腔竟存在着如此巨大的误解。但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主动去打破他们之间的阻碍。

 只有当戏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时,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沪、苏两地昆曲人认为,戏曲本身就是时尚的。目前的一些困境,也许最根本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戏曲本身,他们更愿意反思自己的努力是否足够。

 昆曲为此做了很多积极的创新和探索。比如“昆曲王子”张军和比利时钢琴大师合作“当爵士遇上昆曲”音乐晚会;他还和著名音乐人谭盾合作,将昆曲和西方歌剧进行结合等等。

  尽管这种创新也带来了很多非议,但他们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坚守。张军认为,要保留传统文化,在当下这个时代,方法就应该跟过去不太一样。现在我们要考虑的,就是要有国际的眼光和视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年轻的一代。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努力,沪、苏昆曲的很多演出,几乎一半观众都是年轻人。

 昆曲的发展历程,和很多戏曲一样,都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坎坷。在清末民初时,昆曲寥落异常,北京的剧场甚至要打出“今晚无昆曲”的告示来吸引观众。

 近年来,昆曲由衰渐盛,让人启示颇多。

 最让人感动的倒不是昆曲韵味无穷的唱腔、古雅华丽的唱词,而是昆曲人的自信与不断开拓进取、为昆曲找回尊严的精神。

 蔡正仁说:“面对困境,昆曲人并未抱残守缺,而是不断求变求新,因此昆曲不老。”

 面对经济社会的冲击,戏曲的路尽管有些狭窄,但是再狭窄也是一条路。有路就会有希望。

 昆曲如此,秦腔亦然。

 对话“昆曲王子”张军   戏曲传承也许可以轻松些
 
 采访完蔡正仁先生后,张军开车接记者去他的会所。会所的名字和昆曲一样动人——“花雅堂”,位于一幢古建筑内。里面摆放着很多古老的家具。

 很多知名人士都光顾过这里,于丹、谭盾、唐季礼等等,大家以昆曲为缘,在这里进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昆曲王子”留着很帅的发型,穿着时尚。除了爱好戏曲之外,张军还喜欢听爵士乐,经常去一些上海滩很新潮、很有情调的会所和酒吧,自己曾经还组建过摇滚乐队。

 “原来戏曲演员也可以这样”

 记:你第一次接触昆曲是什么时候?当时喜欢它吗?

 张:我是12岁进戏校时开始接触昆曲的。从12岁学到20岁毕业,昆曲都没有打动我。(笑)那8年的艰苦训练,更多的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摧残”,没有快乐感。

 毕业后也没有找到快乐感,因为那时很少有人看昆曲,经常是台上人比台下人多。早年,上海赫赫有名的大世界还有京(剧)昆(曲)演出,有一次演《闹天宫》,偌大的观众席,只坐着3个人。

 记:是什么事促使您将昆曲融入了自己的生命?

 张:1998年12月19日,我们第一次在高校做昆曲普及的时候,地点在同济大学。我当时策划了一个类似现代晚会的语境,用娱乐的方法做昆曲的传播。我担任晚会主持人,为观众讲解生、旦、净、末、丑,比如生是什么?为什么有老生、小生等等,讲完后,再由昆曲演员给大家分别表演。晚会还设置了模仿等多个互动环节。那天晚上真是太震撼了,永生难忘。

  记:怎么个“永生难忘”?

 张:那天一进剧场我就傻眼了,剧场太大了,足足可以容纳4000人,远远超出了我们通常表演的场地。临开场前15分钟,我从侧幕偷偷看观众席,再一次傻眼——偌大的剧场,只有寥寥几十个人,稀稀拉拉地坐在最前面的两排,后面全是空的。我的心“咯噔”一下,挫折感随即而来。

 当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想到随着演出的进行,陆陆续续有同学进来,人越来越多,台上表演的自然也就越来越高兴。大家还一起做游戏,请一男一女上台体验“生旦配合”动作,模仿“公子”哄“小姐”开心,台下顿时沸腾起来,欢声一片……

 记:最后来了多少学生?

 张:一共2500多名,并且没有一个中途离开的。谢幕后,好多学生冲到后台请我们签名,把后台围了个水泄不通。这种场面是我以前参加张学友演唱会才能看到的,昆曲演员几时有过这样的待遇?我跌坐在台上,禁不住热泪盈眶。回去的巴士上,大家一反平日的喧闹,所有人都凝固了一般,鸦雀无声。大家都被震撼了!我相信,这样的场景每一个人都会去思考:原来戏曲演员也可以这样!

 “互相给一个走近的机会”

 记:这一次“震撼”,竟让你们坚持了10年。

 张:对,10年,我们用这样一场普及性互动讲演晚会的模式,走遍了几乎上海的所有高校。谁都知道昆曲“博大精深”,但在不了解的人的眼睛里,艺术就是沙漠。通过推广,至少很多人不会说昆曲的发源地,是昆明或昆仑山了。

 记:这10年的推广和普及,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张: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戏曲,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在剧场里看过戏曲。凡是看过的,很多都会有改变。要让年轻人感兴趣,首先得给他们一个接触昆曲的机会,让他们感觉昆曲跟他们的生活有关,就像网络一样,因为跟我们的生活有关,所以才会觉得它的重要。我们希望给大家一个喜欢昆曲的理由。

 记:这个理由是什么?

 张:概括说就是一句话:我们互相给一个走近的机会。

 记:经过你们努力之后,年轻人一定会喜欢上昆曲?

 张:英文有个词touch,就是接触、触摸的意思,接触过以后,他们会不会喜欢,那就是机缘了。萝卜青菜还各有所爱呢!但是你不让他们接触,这是从业者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不要考验别人的能力,首先考验自己的能力。

 当初我们做“昆曲走进校园”的时候,谁也想不到,10年后,我们的剧场里能有一半的年轻观众。这种“修复生态”的工作,绝对要花很多的时间,一步一步去做。中国很多事都是这样,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记:戏曲是“小众”艺术,你同意吗?

 张:可以这么说,但是承认是“小众”艺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努力,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作为的空间。关键我们要研究它,“小众”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它的空间在哪里?

 我经常参加一些奢侈品牌的发布会,奢侈品牌绝对是“小众”的。尽管是“小众”,但它的绝对数量相当大,这让我很震动。而且,这些“小众”对大众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对大众的消费导向也会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渗透要找到一种很好的方式”

 记:未来有什么想法?

 张:我想把中国很多非常好的戏曲,包括《牡丹亭》,真正做成不同的版本,而且要让这种不同的版本渗透到西方主流的艺术里去。当然,这种渗透要找到一种很好的方式。

 最近,我在荷兰出演了谭盾作曲的歌剧《马可波罗》,我是以昆曲的韵白方式念英文旁白,并将中国戏曲的唱腔、身段融入到了西方戏剧中。因为没有人这样唱歌剧,反而引起了西方观众对昆曲的兴趣。

 所以我觉得,不要迫不及待地急于告诉别人昆曲是什么,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更加从容的心态、更加独特的方式,提高大家对昆曲的兴趣,然后慢慢深入。这是我的经验。

 记:不担心别人说,你这还是昆曲吗?

 张:我会告诉他,这不是昆曲,这是有昆曲影子的一些东西。我是把昆曲的一些元素拿出来跟其他人分享。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面对一个影响力至上的时代,面对品质和品位都在提升的舞台,古老的昆曲应该有怎样的表达?呈现怎样的面貌?我想,在继承好传统的同时,我们应该进行一定的创新,并通过更广泛的传播渠道让人家能够感受到你。当然,创新就势必要承担相应的非议。

 记:您怎样看待这种非议?

 张:我们在搞一个新编剧目时,往往受众和从业者都会有很大的压力,就是说,哇,昆曲不能变成这个样子!如果你做了一点新的创作,很多人便会群起而攻之:“你想把昆曲怎么了?你能负得了这个责任吗?”

 我说,那些老祖宗的东西,那些传承的艺术,我们一点都不敢懈怠,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做好继承传统的同时,完全还可以多一些创意的元素,也许这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收获。我觉得不要那么沉重,也不要那么悲观,否则会束手束脚。我又不是犯罪,我们做的是一个很高雅的事情。

 记:听过秦腔吗?

 张:我买了很多秦腔的带子在听,真想有机会能亲自到西安去听听秦腔。刚听了你对小梅花秦腔团的介绍,我很向往,也很想跟他们一起交流。我相信,秦腔和昆曲,在传承发展方面面临共同的问题,我们可以互相借鉴共同努力。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