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剧目排演,既是培养学生舞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好检验,更是戏曲艺术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现。
所以,教学剧目的排演,实在是戏曲艺术教学中极为重要,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历来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但给学生排戏与给成熟的演员排戏大不一样。它面对的是特殊的对象——”学生”;它必须遵循由这一特殊对象所决定的特殊的艺术规律进行操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我在排《杀庙》的实践中曾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与思考,不揣固陋,奉献出来以求教于专家。
其一,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排演的剧目。
为学生选择教学剧目与选择上演剧目不同。一是对象不同,演员是尚缺实践经验的学生;二是目的不同,选择上演的剧目,是既要尽可能地发挥本团的艺术优势,达到最佳的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争取最广大的观众的欢迎,以实现其最终的目的:追求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选择教学剧目,则是为了使学生将学到的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应用于舞台实践,并通过舞台实践,巩固和提高艺术水平,培养舞台实践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服务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适应能力。
从教学剧目的这一特殊性出发,我以为在选择剧目时,应尽量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健康,立意高尚,排演本身就是对学生思想的净化和提高;二是要有好的戏剧性情节,有悬念、有跌宕、有冲突、有高潮,容易引学生入戏;三是人物个性显明,棱角突出,学生容易掌握;四是能发挥戏曲程式化表演的特点,使学生学到的基本功能得到较充分的应用和展现;五是要有独具的艺术特色,或唱、或念、或做、或打,能展现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无技不成戏”,富有表演技巧的剧目,是对学生基本功的一个检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艺水平,而且能增强剧目自身的生命力。依据以上考虑,我选择了《杀庙》,这出戏不仅有”杀身成仁”的高尚的主题,跌宕起伏的戏剧性情节,棱角显明的人物个性,而且简直把用程式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和人物之间情感交流的戏曲表演艺术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如同一首好歌可以推出一个歌星一样,一出好戏也可以成就一个演员,所以,教学剧目选择对培养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引导学生吃透剧情和人物。
与成熟的演员不同,学生既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缺乏独立分析剧情、掌握人物和进行二度创造的能力,排导教师运用”讲解+启发”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和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对剧本的讲解与引导大致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杀庙》戏剧情节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划分为七个层次:第一层,秦香莲被赶出宫,带”戏”上场;第二层,突然被人追杀,他是谁?为何杀我?情节骤起一波;第三层,秦香莲从韩琪口中得知。指使杀自己的人竟是丈夫陈世美、情感波澜陡然飙升;第四层,秦香莲一语,韩琪万万没有想到,驸马让自己追杀的”仇人”竟然是他的妻子儿女、干脆放他们逃走,逆境似转顺境;第五层,韩琪猛然想起:”驸马刀头要验红”,杀之,不义;放之,不能,怎么办?把情节推向了颠峰;第六层,经过一番的生死抉择,韩琪终于以”杀身成仁”的壮举,谱写了一曲大义参天的正气之歌;第七层为结尾,秦香莲持刀上告,再留好戏在后头。通过对剧情的解析,不但使学生对全剧情节的发展有了个整体的认识,而且他们的心灵被戏的主题所震撼,激发了强烈的创作欲。
其次,在分析全剧情节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梳理了各自所扮人物情感的发展脉络:秦香莲由对绝情丈夫陈世美的怨恨,到被追杀时的惊恐,再到得知陈世美杀人灭口后的暴怒,再到被韩琪放行的庆幸,再到苦苦哀求韩琪杀了自己,保全儿女时的绝望,再到对”杀身成仁”的壮士的感激和敬佩,最后决心持刀上告,伸张正义,而韩琪则是由奉”恩公”之命替其追杀”仇人”时的”杀手”心态,到发现还有一双儿女时侧隐之心的萌动,再到发现”恩公”要杀的仇人竟是他的妻子儿女时的意外、震惊和转变,再到杀之不忍,放之不能的痛苦抉择,再到最后杀身成仁的决断。这样,就使他们对自己所扮人物的行动线及在每个发展层次上的情感把握有了基本的认识。
再次,不但要让学生对剧情和人物有个整体的认识,还要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的关键性情节。韩琪的”杀身成仁”是这个戏的”最高任务”,也是这个戏的灵魂所在。而秦香莲”发现”是陈世美指使韩琪杀人灭口;韩琪”发现”陈世美要杀的”仇人”原是其结发妻子,这两个”发现”造成两个主人公情感的急转,是推进戏剧矛盾的两个关键性情节。所以,一定要围绕”杀身成仁”这一”最高任务”,紧紧抓住两个”发现”的关键性情节,把戏剖透挖深做足,使人物个性明显栩栩如生,避免所有情节和表现平分秋色,把戏演成”一抹油”。
亚里斯多德曾说”发现”和”逆转”是最富于戏剧性的情节,但旧剧本却对两个”发现”平平处理,令人遗憾。我们这次予以强化处理,大大增强了戏的艺术效果。
以上的解析和启发,不但为排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贯穿在整个排练的过程中。
其三,在表演程式上精雕细刻。
程式化的表演,是戏曲表演艺术之所以在世界戏剧之林中独树一帜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戏曲艺术来说,如果剧本既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又有感人的戏剧性情节,那么,能否以精美的戏曲表演程式将其艺术地表现出来,对戏的成败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杀庙》又是一出程式化表演极强的戏,怎样才能使学生胜任呢?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教师示范,学生摹仿。对于学生来说,与成熟的演员不同,他们对表演程式的掌握,如同学书法的从描红到临摹到默写到自由挥写,独立创造一样,得有一个过程。初次上戏,教师示范,学生摹仿,是非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阶段,我要求学生在程式上一定要做得严整、规范、一丝不苟,首先达到外形美。
二是将程式与”戏”相结合,给学生讲明戏中的每一个程式表现的是人物的什么行为,表达的是什么感情,塑造的是怎样的性格,然后反复锤炼,要争取把程式变成学生表情达意的下意识动作,遂心所欲而不逾矩,逐步进入”化境”。三是在有利于表现剧情的前提下,为展现学生的才艺,提高戏的观赏性创造条件。比如当韩琪听秦香莲说她就是驸马的仇人时,一刀刺去,秦香莲猝不及防,原来是滑步跪地。我将其改为”踹腿僵尸”;韩琪”自刎一死”时,原来是直接走”僵尸”,我将其改为起蹦子,旋空360度接僵尸,不但更充分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而且增加了表演难度,展现了学生才艺,提高了观赏性,产生了强烈的效果。再比如在韩琪尚不知真情要杀秦香莲时,以秦香莲让我说完了再杀不迟为契机,给秦香莲安排了个重要唱段,既展现了学生的”谢幕”与”叫帘”邓小秋 现在,凡是在各种文艺中,结束,都有一种”谢幕”的仪式。观众热烈鼓掌,演员上台答谢。相互表示礼节,已经习以为常。
对于这种”谢幕”仪式,虽然流传已久,但是,也有一些前辈艺人,对此表示不满,有所异议,甚至加以抵制。1948年,”冬皇”孟小冬在上海的一次赈灾义演中,”余派”名剧《搜孤救孤》,引起轰动。全国各地,均有人特地赶来观赏。结束后,大家照例鼓掌,欢迎孟小冬上台”谢幕”。而,孟小冬则在后台,洗脸卸妆,坚决不肯再上台答谢。她认为,自己凭着精湛的演技,为大家作了精彩的表演,使观众们得到很大的艺术享受。自己已经付出了极大的艺术劳动,怎么还要上台去”谢幕”呢?然而,台下观众又都不肯离去。
僵持很久,难以收场。最后,在大家一再的恳切要求下,孟小冬提出,请那些有实力的观众,慷慨解囊,多捐钱款,赈济灾民。结果,台下观众,纷纷认捐。孟小冬才身穿便装,不施粉黛,到台上与大家见面,以表示代灾区人民致以谢意。
还有一次,也是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大型义务,由、周信芳、赵如泉、张少甫等主演《龙凤呈祥》。其中,还邀请盖叫天先生扮演赵云。当时,盖老也向主办者提出:结束,拒绝谢幕。经过一番商讨,大家同意他的意见。便在台前树了块木牌,写着:”谢绝谢幕”。台下观众看到后,也很理解,并未曾引起什么风波。
过去,我国历来的戏剧,一直没有”谢幕”的习俗。这种风气,原是从外国流传而来的。不过,在国外不叫”谢幕”,而称”叫帘”。英文写作call the curtain,就是说,观众对于这个与演员的,非常满意,热烈鼓掌,表示谢意。请演员们上台,看看观众们致敬的情景。民国初期,在北京时,常有外国观众去看。散戏以后,总有几次”叫帘”。时间一长,形成惯例。于是,这种仪式就开始在各地流传起来了。不过,后来大家将”叫帘”称为”谢幕”,变成是演员向观众道谢。这样一来,意义就相反了。也就难怪有些前辈演员,产生反感,有了抵触情绪。当然,无论是”叫帘”还是”谢幕”,都表现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尊重与敬意,只要双方都能理解,相互认同,那也就不必过于去追究计较与咬文嚼字了。
唱功,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也使剧情更加完整。四是追求舞台程式表演的谐调和统一。
过去往往只注重主要人物的程式表演,而将次要角色晾在一边,或只跟着主角转。我们这次把一子一女两个小角色也纳入整个剧情中,对其表演作了精心的安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观众反映,两个孩子的戏竟让他们多次落泪。
我校戏曲班一批尖子生被上级学校选走,对现在的”二茬生”人们充满担忧。但通过《杀庙》的排演,使学生的表演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就是这”二茬生”的《杀庙》在2002年全省教学剧目评比中荣获大奖,在省城受到广泛地好评,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当然,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针对”学生”这一特殊对象,选好剧目,讲透剧情,搞好示范,在人物个性表现的程式动作运用上精雕细刻,对排导教学剧目是极为重要的。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