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牛图腾。《路史·后记四》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炎帝又名神农。《天中记》卷二十二引《帝系谱》言:”神农牛首。”炎帝氏族以牛为图腾,他的后裔蚩尤部落也不例外。《述异记》卷上,载: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
宋人陈《乐书》,也有此说,可能引自《述异记》,其文曰:或曰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斗,以角抵人。今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戴牛角而相抵。汉造此戏岂其遗象邪?从上述引文可明显看出,蚩尤部落的图腾物还有”野牛”。因此,古代神话说黄帝用牛皮鼓制伏了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吴任臣注引《广成子传》说:”蚩尤铜头啖石,飞空走险。(黄帝)以馗牛皮为鼓,九击而止之,尤不能飞走,遂杀之。”馗牛,当即”夔”,是东海流波山上的一种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之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山海经·大荒东经》)。
牛图腾在今贵州苗族、布依族中仍然明显地保存着,如黔东南凯里、雷山等地区妇女银帽上的巨大的”银角”、胸前的”扁形银项圈”都是仿牛角造型。六枝地区”长角苗”妇女的日常打扮则以硕长的牛角形”木角”簪于脑后发间。她们的盛装则用数丈长的头帕缠绕在头上,作长条形,其宽度超过双肩,青色头帕上束以白色布带,成仿牛角形的草字头”艹”图案。这一发型可在考古中找到印证,如贵州省博物馆藏7”年代在贵州兴仁2号汉墓中出土的一个”铜摇钱树”,其上铸有人像,人的头部梳有”银锭式”发髻,考古定为土著像。”长角苗”的头帕造型就酷似此”银锭式”发髻。安顺一带的苗族妇女,将纯装饰的图腾”木角”演化为”牛角形木梳”,平簪于头顶,其长也仅与头的直径相当,既有图腾价值,也有使用价值。除了上述物质形态外,牛图腾还见于文化形态,如今布依族创世神话《阿祖犁牛》说,布依族英雄阿祖的神牛”身子就有里把路长,牛角活像山峰,打个响鼻就是一串炸雷,喷口气就是一团雾”。他用神牛翻犁大地,翻起的泥巴堆成了高山;被泥巴盖住的水变成了阴河;牛索断了,神牛向东跌倒,把大地跌歪朝东边,犁沟的水向东流淌,变成了江河。
在今贵州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一些隆重节日里,牛图腾崇拜表现更为明显。在黔东南台江、剑河、雷山、丹寨、凯里、麻江、榕江等地的苗族,每十三年一祭的隆重的”吃鼓脏”祭祖节,就和牛图腾关系甚密。据说,以前世上没有人,蝴蝶妈妈生了12个蛋,孵了三年没孵出来。她的大姐蝙蝠接着来孵,孵了三天,孵出姜炎、妮炎兄妹和雷公、老虎、龙研究王、老蛇.那第十个,蛋壳又厚又硬,生不出来,蝙蝠就请风爷爷帮忙。风爷爷刮大风,将蛋吹掉下岩洞,生出个水牯牛,水牯牛就认为大风和岩洞是妈妈。后来,发生瘟疫,天下大旱,人死得多,稻禾不出穗,棉桃不开花,巫师告诉姜炎说,是因为水牯牛不认蝴蝶妈妈,她生气了,要姜炎吃鼓脏,杀牛祭她。姜炎照样做了,日子才过得安逸。”吃鼓脏”节中有一个隆重的仪式叫”杀牛祭鼓”(其含义为”杀牛祭祖”)。举行仪式的前一天,全氏族的公祭牛要派人守护,不能喂食,以免宰杀时拉屎拉尿不吉利,如果拉了就叫”屙金屙银”,并用背带背到祭鼓头家堂屋供起来。仪式当天清晨,公祭牛头戴方筐花簇,身披绫罗绸缎,颈挂银花首饰,由两个大汉牵鼻,几十人簇拥,先环绕斗牛场一周,并抓一把泥沙放在牛背上,此后就返回,苗语叫”友堆”,即”游场”。
“友堆”后,的斗牛才依此出场”斗角”。
“斗角”时,全场吹响芦笙、莽筒,燃放火铳、火炮,围观者随牛奔跑,呐喊声直冲云霄。”斗角”后才杀牛。除公祭牛外,每家都杀两头牛,一头祭祖公,一头祭祖母。宰杀前,总祭师念《请祖接牛词》,教牛《为祖宗效劳词》。
杀牛方式可刀砍斧劈,但必须”立桩”。把牛绑在独木桩或”@”形桩上后,方可宰杀。牛一倒地,立即用糯谷穗蒙盖牛身,取出心脏来祭祖。然后剥公祭牛的皮来绷公祭鼓。第二天,各家才剥家祭牛的皮绷家祭鼓。剥皮后,各家把一对牛角叠放在祭鼓头家的中柱上,叫”拥祖”。此后,大家在牛角下击鼓、吹笙、跳舞,表示和祖宗一起欢乐。此习也见之于典籍,各族略有差异,如《贵州通志·土民志·水家苗》载:水家,,将葬,吹笙舞跃,拴牛马于桩,迎坐念咒,向牛马哭之,斫牛马,名为”斫利”。
胡羽高《三合县志略》云:水家苗,,丧则打铜鼓,宰牛马,聚远近亲戚会饮,亦名”砍替”。
爱必达《黔南识略》曰:罗罗本卢鹿,,殓用火葬,招魂于野,结松棚,设灵幄之翁车,椎牛野祭,击鼓吹喇叭,亲戚会葬者数百人,谓之”做嘎”。
郭子章《黔记》谓:卡尤种家,,凡祭事,贫者用牛一,富者数牛,亲戚族友各携鸡酒致祭,绕牛而哭,祭毕,屠牛,分肉毕而散。
“绕牛而哭”的祭礼,在今布依族中称为”旋借”,即汉语”转场”之谓。董振藻《黔中苗乘》解释”绕牛而奠之”说:”相传前亲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在布依族摩教的《殡亡经》中,布摩(有文化者,如汉族巫师)超度亡灵念的摩经《咒牛》里就明确说:”我父肉已臭,我母肝已烂;你们吃不成,拿牛来抵上。
牛腿当父腿,牛肝当母肝;拿给你们吃,看看怎麽样,,为避野人魂,阴间来作乱;特把牛来砍,砍牛祭祖先。此规从古兴,延续到今天”。这一说法在今都匀、镇宁、贞丰等地的布依族中,仍然流传。都匀布依族老太徐习敏(1939~)说,远古时代有一种野人,专食死人肉。”颖”(布依族的先祖之一,一说为”迪云”)见母牛生崽痛苦,联想到母亲生自己也痛苦,为了让母亲死后不被野人吃,便用牛来代替母亲,蒙骗野人。于是,此习就传了下来。这个传说实际上讲的是”食人”、”猎头”的古习。”食人族”起源于古代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据电视纪录片《民族地理》报道,”猎头”、”食人(食心脏)”的古习迄今仍在某些原始部落中保存着。古夜郎也不例外。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七说:钦州”僚人专欲吃人,得一人头,即得多妇。”其卷七七又说:”邛雅夷僚有四牙长于诸牙,,能食人。”清陆次云《峒溪纤志》说:僚人”报仇相杀,必食其肉。”当今有学者认为”旋借”仪式杀牛的内涵是”布依族基于冥界的观念,是生者送给亡灵的礼物”。无论何种解释,其实都是牛图腾崇拜的遗存。现代的”旋借”仪式也要在祭场中央立木桩,并拴牛其上。死者的孝男孝女们在布摩(如汉族”巫师”)带领下,围绕牛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转场”有汉族丧礼”开路”的意味,这可从布摩手执梭镖,边走边撒米的驱鬼方式看出。在正转到第三圈时,孝子们停下给牛喂饭,孝媳们剪下牛毛,放入竹篮,带回家做”牛种”。据说将此牛毛撒人牛圈,牛下牛崽多。在反转到第三圈时,孝媳们争先恐后奔回丧家。此后,由丧家女婿主持砍牛仪式,先由布摩念《砍嘎经》(又称《转嘎经》),再由女婿和屠夫砍牛,并烹牛以宴亲友。这种作为祭品的牛肉,女婿本人则不能食,但可食鸡、鸭、鱼、猪肉等。由此可见”旋借”仪式的真正含义仍然是以牛代母,代祖先。这或许是母系社会的遗存。
[1]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