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享有”中国戏曲幽兰”之称的昆腔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加以保护。”金华昆腔”是昆腔传入浙江的一支,素称”草昆”。本文系就”金华昆腔”最后的职业全昆班兴、盛、衰、亡的过程与原因经一番田野调查后所作的记叙和论述。
关键词:金华昆腔 职业全昆班 儒琴堂 翁如堂 民生乐社
昆腔,分为二支,一为”正宗昆腔”(简称”正昆”),一为”草昆”。
流传在浙江金华地区的昆腔,因唱功不似正昆那样严谨细腻,故又被称为”草昆”,是昆山腔流传至金华一带的一个支派。
有关”金华昆腔”的情况,《中国戏曲志•浙江卷》作了如下记载:金华昆腔是昆腔传入金华一带地方化了的一个支脉,流行于浙江金华、衢州、严州旧府所属各县。
明代未见记载。至清初,婺州”民不知书,独好观剧”(王宏撰《山志》卷四《传奇》)。早期金华昆班已无考。已知清末的有兰溪金家村昆班”孩儿班”(1853),金华大恩玉班(1805)、小恩玉班(1885),龙游叶联玉班(1890),义乌傅金玉班(1895)、钱春聚班(1905),遂昌叶联玉班(1908)等二十八班。民国年间的有胡春聚(1914)、王金玉(1914)、金联玉(1917)、王联玉(1917)、庄金玉(1917)、蒋春聚(1919)、蒋金玉(1921)、何金玉(1924)、徐春聚和民生乐社(1934)等班社。此外,金、衢一带尚有兼唱高腔、昆腔的”二合班”,兼唱高腔、昆腔、乱腔的”三合班”和兼唱昆腔、乱弹、徽调的”二合半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金华昆腔日渐衰落,于1949年,只剩义乌的何金玉一个职业班社和兰溪金家昆班、宣平民生乐社两个业余昆班了。1950年何金玉班亦散。
1955年,当时的宣平县在民生乐社的基础上,吸收了盛元清、何三弟、胡德金等专业艺人,成立了宣平昆(后宣平与武义并县,改称武义昆),”文革”期间并入武义婺。自此,金华昆腔再无专业。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武义昆为”金华昆腔”最后的职业全昆班。本文拟就其兴起、发展、衰落和消亡的过程与原因,作一如实的记叙和论述。
一、”儒琴堂”、”龛如堂”与”民生乐社”(1909~1955)
在历史上,”金华昆腔”不仅有大量的职业班社,而且还有不少的”坐唱班”和”太子班”。”坐唱班”又叫锣鼓班,十响班,一般由十人左右组成,是一种农民自行组合的文化娱乐组织。”太子班”多由坐唱班发展而来。二者区别在于:坐唱班是坐着唱,太子班是上台演。由于组织形式的差异,人员配置也有所不同(太子班的人员要比坐唱班多一倍)。
“儒琴堂”为坐唱班,成立于1909年。创办人是原宣平县桃溪镇的乡绅徐文鳌(1880-1954)和陶云芳(1880-1939),是时,金华所属八县的职业全昆班还有十四个之多)。徐文鳌,兰溪人,三十岁时定居桃溪镇,开设中药店。此前,他参加过兰溪(注:清戏剧家李渔的家乡)永昌乡朱村其叔父所办的昆腔坐唱班。他不仅擅长演奏多种乐器,而且会唱大花(脸)。陶云芳是桃溪本地人,清末监生,从小喜爱昆腔,十四岁时到过遂昌(注:明戏剧家汤显祖曾任遂昌县令并写出《牡丹亭》等名作)云峰乡后社村叶群玉昆班习艺,也擅长多种乐器的演奏。
“儒琴堂”在当时约有十六、七人,能演唱昆腔折子戏三十多出,如:《单刀》、《训子》(《三国记》)、《佳期》、《拷红》(《西厢记》),《梳妆》、《跪池》(《狮吼记》),《吴王采莲》(《浣纱记》),《劝农》(《牡丹亭》)、《骂贼》、《酒楼》(《长生殿》)等。其活动一般在逢年过节、农闲时,间或也为红白喜事吹吹打打。
1929年,鉴于”儒琴堂”人员日渐老化的状况,徐文鳌决定吸收新人充实坐唱班并将”儒琴堂”易名为”翕如堂”。
经多年的艺术实践,”翕如堂”在艺术上已具有一定的水平,也培养了一批有一定表演才干的人才。
此时,由于日寇入侵,社会动乱及徽班、乱弹班勃兴等诸多原因,形成”金华昆腔”职业全昆班锐减,仅剩下三、四个班社支撑残局的局面。”翕如堂”也面临岌岌可危的境地。徐文鳌等人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不料,一次偶然的机遇却使”翕如堂”迈上了”金华昆腔”职业全昆班的路程。
1934年,宣平国民政府民众教育馆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在桃溪镇开办”贫民夜校”,初时报名者不多,夜校乃邀请”翕如堂”去坐唱以招徕学生,”翕如堂”欣然应邀。他们身着向各方借来的古代服饰,因陋就简地首次正式粉墨登台《双封诰》中的一折《草鞋夜课》,以劝人奋读。出乎意料,首演大获成功,民众和官方皆反响强烈。”翕如堂”上下士气大振,信心倍增,决定扩大规模,把”坐唱班”办成”太子班”,并将”翕如堂”更名为”民生同乐社”(后改名”民生乐社”,取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民生一义)。
“民生乐社”聘请了多名原”金华昆腔”职业全昆班的名艺人、名票友前往任教,演员们也抽空到各地去观摩学习经过二、三年的努力,除继承了原已固有的剧目将其搬上舞台之外,还新增加了《荆钗记》、《花飞龙》、《摘桂记》、《金棋盘》、《翻天印》、《取金刀》、《九曲珠》等二十余出大戏剧目。
此时的”民生乐社”在编制上已角色齐全,颇具规模。时称”昆腔六柱头”的正吹、鼓板、大花、老生、花旦、小生也已具有一定水平,加上剧目的丰富多彩,故在各地时,受到普遍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乐社”没有老板,系合作性质的班社。一切的事务安排、经济收支事宜等均由社内三个组轮流负责,即后堂组(乐队6人加跑街、衣箱、厨工等人),男堂组(大花、二花、小花、小生、老生、老外、末共7人),女堂组(花旦、正旦、正贴旦、副贴旦、作旦、老旦、彩旦共7人),全社共23人。徐文鳌虽是该社创始人,但他不做老板,纯粹是一名钟情于”金华昆腔”事业的热心人。
1951年,金华一带的职业全昆班仅剩下”何金玉”一个班社,但亦已是残缺不全、奄奄一息,逢正式还需向”民生乐社”借聘演员与乐队七人,方能应付,最后也因难以适应民众对戏曲艺术日益增长的欣赏要求而导致营业不佳、经济难以为继而解散了。而这时的”民生乐社”从1934年至1954年二十年中所培养的三代演员,解放前常在金华、衢州、严州、台州、温州、丽水等地,是一个能演三十多出大戏的半职业性昆班。组织完备,演员齐整,这些都为1955年职业全昆班——宣平昆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1909年的”儒琴堂”到1955年的宣平昆历时四十六年,经历了清期、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金华昆腔”这一最后的职业全昆班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众亡我存、众衰我兴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略加分析,不外乎有以下两个原因:
1、”民生乐社”大部分成员都是桃溪本地人,这些人生于斯,长于斯,召集议事、排戏练功极为便利,人为之间的种种关系也较易处理,而当时宣平的民风重耕读,加之交通阻隔不便、民间艺术团体甚少等原因,故”民生乐社”占有天时地利之便的优势。
2、乐社创办人徐文鳌是个开明绅士,文化修养较高,他的近乎现代文明的管理方式影响着整个乐社:他几个孩子都在社内任主角,但从不搞特殊而一视同仁,社内文化氛围较一般旧戏班浓,加之乐社人员生活来源不尽依赖乐社收入,经济纠葛少,这种组织和经济管理上虽无老板、但人人皆为老板的民主作风,自然在乐社内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人和”的优势显而易见,这在当时其它旧艺术团体中是极为罕见的。
二、宣平昆(1955~1957)
1955年10月11日,原宣平县桃溪镇的”民生乐社”经浙江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金华昆腔”唯一的职业全昆班——”宣平昆”,由宣平县文教局直接领导,团址也由桃溪镇迁至柳城镇(宣平县府所在地)。在此期间因受”浙昆”《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影响,各级政府对宣平昆给予了必要的关注,分别拨款为底子很薄的添置服装、设备,县府也陆续选派干部随团指导工作,这些得力的举措无疑促使了的良性发展。
为了壮大的阵营,加强的实力,该团陆续聘请了一批流散在各地的原”金华昆腔”各职业全昆班的名演员、演奏员加盟,并积极培养下一代,特别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重点培养了一批青年女演员(此前无坤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宣平县于1957年并入武义县,”宣平昆”也就随之更名为”武义昆”。
从1955年到1957年短短两年多时间,由于党和政府的支持,演职员的努力,使一个民间半职业性质的”民生乐社”一跃成为”金华昆腔”唯一的职业全昆班——”宣平昆”,这在”金华昆腔”的历史上是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事。
三、武义昆(合武义京昆)(1950~1969)
1958年武义县并入永康县,”武义昆”又随之改称”永康昆”。1960年永康、武义分县,昆分回武义,乃复名,仍为”武义昆”。
1959年后,由于演员青黄不接、阵容不齐等原因,导致上座率不高,经济收入不佳,和其它剧种相比缺乏竞争力。为了改变上述状况,一方面派出少量学员有目的地到浙江昆、绍、温州和随团学习,博取众长(“浙昆”学唱、念、做;”浙绍”学猴戏;”和剧”学武功),另一方面,广泛招收学员和到省戏曲学校要求分配毕业生,因陋就简开办了”金华昆腔”解放后首届训练班,历时数年,经全体师生艰苦、勤奋的努力,成绩斐然,这届训练班的绝大多数学员后来都成了武义昆的艺术骨干。自此,全团的艺术素质及设施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阵容之整齐,令人耳目一新,使观众和同行刮目相看而惊叹不已。
1960年之前,”武义昆”整理、加工、的传统剧目有《牡丹亭》、《琵琶记》、《十五贯》、《翻天印》、《金棋盘》等四十余出。
1960年之后,又移植、改编了《野猪林》、《三关排宴》、《李慧娘》、《血泪荡》等三十余出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
“文革”期间,全国风靡革命现代京剧,为顺时应势,曾一度改名为”武义京昆”,排演了昆剧《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沙家浜》,京剧《智取威虎山》等剧目。
[1]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