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汤显祖的”情至”论受到儒家”发乎情”、道家”法天贵真”和禅宗”自性”思想的影响,但对儒家”诗教”、道家”出世”和禅宗”真心一元论”的思想却是存疑的。
关键词:情至论 儒 道 禅
情至论与儒家
重情感的表现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与原始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风习、观念、意识在中国古代大量地存留和沿袭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中国古代伦理道德同血缘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它不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与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直接相联,即把道德看作是个体内在的情感心理要求,同时又赋予了它远远超出个人的重大社会意义。这就是将伦理道德视作是感性个体的内在情感心理要求与社会普遍的至高无上的理性要求两者的完全合一。而这,正是中国的哲学、伦理学何以能直接通向美学的重要原因。
因为美作为人的自由发展的感性具体表现,是同个体和社会的统一密不可分的,而且这种统一又正是直接表现在个体的感性存在中,因而与个体内在的情感要求不能分离。这一点在儒家的情感美学思想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现。儒家所主张的”爱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使儒家所要表现的情感就显然不仅仅是个体的情感,而是有着深广的社会性的情感。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论语•阳货》),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将”志”与”道”密切相联,而”志于道”又与”爱人”密不可分,可见”道”是儒家的社会理想,即安邦治国之道,个体”志于道”很显然就伴随着对”道”所指向的社会思想的热爱和执着的情感。所谓”诗言志”实即诗言道,而诗言道是不能脱离感情的。《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而诗又是”发乎情”用以”吟咏情性”的,这所发之情和吟咏之情既是个体内在的情感,又是与所”志”之”道”密不可分的社会性的情感。儒家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特别注重文艺对人的内在情感的感化、陶冶作用,以使人的感情”反人道之正(《乐记•乐本》)。
汤显祖的情至论继承和发挥了儒家这一思想。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对戏剧所具有的强烈艺术感染力和巨大的感化作用作了极生动的表述。他认为戏剧能产生这样的作用:使天下之人无故而喜,无故而悲。或语或嘿,或鼓或疲,或端冕而听,或侧弁而,或窥观而笑,或市涌而排。乃至贵倨弛傲,贫啬争施。
瞽者欲玩,聋者欲听,哑者欲叹,跛者欲起。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寂可使喧,喧可使寂,饥可使饱,醉可使醒,行可以留,卧可以兴。鄙者欲艳,顽者欲灵。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鄙之好。外户可以不闭,嗜欲可以少营。儒家向来很重视诗乐的感化作用,甚至认为可以”动天地,感鬼神”。但对戏剧却一向是轻视的。汤显祖认为戏剧能有上述这样巨大的感染力,这是将儒家所说诗、乐的感化作用扩展至戏剧,这在汤显祖之前可以说闻所未闻。汤显祖在极大地提高戏曲艺术的社会地位的同时,也极有力地发展了儒家美学重情感感化的思想,并打出了为他所特有的主张”情至”的大旗。正是由于情感的感化作用,才能够处理好君臣、父子、长幼、夫妇、宾友之间的”节”、”恩”、”睦”、”欢”、”仪”的人伦道德关系,也正是由于情感的净化作用,才能够消除怨毒、愁愦、庸鄙的恶劣情绪,使人欲真、求善、达美。这就是”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疠不作,天下和平”。所以汤显祖说:”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也哉”(引文同上)。以”人情”作为”名教”达于至乐的本源、根基,这无疑是对儒家”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毛诗序》)思想的重要发挥。”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重在”动”、”化”,即感化,而不在简单的说教,但孔子及其后的儒家美学都还没有象汤显祖这样将”情”提到如此之重要的地位,以致成为他的全部思想与美学的核心范畴。它所强调的是情感的”感荡心灵”作用。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其内在的要求仍是以”人情之大窦”来”兴”,来”观”,来”群”,来”怨”。
儒家情感美学思想不仅提出了”诗言志”、言”道”的问题,而且还创发地提出了文艺发生的本体论问题。《乐记》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本篇》)又说到人心的感情状态不同,感于物之所得也不同。
这是以心物的交感来说明”乐”(“乐”在古代包括诗、歌、舞,也即古代文艺的总称)的产生。它是古人对文艺的产生的一种既含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但又不能等同于西方唯物主义的解释。显然,上引《乐本篇》所说的”本”已隐含有儒家对文艺的根源、本体的看法。汤显祖也明显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说:缘境起情,因情作境。(《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田记》)这里虽然应用了来自佛学的”境”这个概念,表明汤显祖受到佛学影响(详下),但汤所说之”境”,本质上仍是心之外的客观世界,人心有感于外境(物),于是有动于中(心),产生了情感。这与汤显祖强调”遇而后辨”(《顾泾凡小辨轩记》),先与外部事物接触,然后才能产生情感和认识的看法是一致的。审美情感缘境而生了,这还只是审美创造的契机、动因。只有进一步”因情作境”,并造成体现此种”境”的艺术作品,这才是审美创造活动的完成。这后之”境”显然已不是起初所”缘”之客观世界,而是因情而生的审美活动所创造的”第二自然”,即不同于客观世界的审美世界。而这审美世界有一个重要特征,这就是”有质、有风、有光、有响”。汤显祖说:凡物气而生象,象而生画,画而生书,其生乐。精其本,明其末,故气有微,声有类,象有则,书成其文,有质有风有光有响。(《答刘子威停御论乐》)”凡物气而生象”,本于先秦道家、东汉王充以致宋代张载等人认为”物”由”气”生的思想。”物”生于”气”,”物”既生则有”象”,所以说,”凡物气而生象”。
“象”的观念本于《周易》:”形见日象”、”在天成形,在地成象”。”象而生画,画而生书”,本于中国古代认为文字的创造起于”象形”(许慎《说文解字叙》:”画成其物,随体曲诘”),因此,又认为书(文字、书法)与画是”同源的”的。”其生乐”,指清扬激越的声音。由”气”所生之万象,既有可见之形,又能发生可闻的清扬激越之声,这就生出了”乐”(音乐。此意本于《庄子》、《吕氏春秋》,兹不详论)。”精其本,明其末”,”本”指生物成象之”气”,”末”指象及其形、声种种美的表现。”气有微”,指”气”的运动生成万象是深微奥妙的。”声有类”,指万象所发之声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庄子》已述及,《乐记》更专门从音乐上把声分为哀、乐、喜、怒、敬、爱等六种。”象有则”,指象的构成,变化有其法则,本于《周易》的”法象”观念。”书成其文,有质、有风、有光、有响。”这里”书成其文”,指用文字写成的文章,可泛指一切文艺作品。
在汤显祖看来,这”文”之美(古时所说之”文”与美不可分),是”气”所生的天地万象之美的表现,所以说它”有质”,即形质,亦可指骨体,还引申为人的内在的道德品质;”有风”,指文艺作品所表现的具有感染力的情感(刘勰《文心雕龙》:”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亦可指文章飞动的气势(并见《文心雕龙》);”有光”,指有光辉,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古代美的观念经常与”光明”分不开,中国《周易》中屡见的”文明”一词,即美善而有光辉之意;”有响”,即上文所言”其生乐”,指文章有如音乐的声韵之美。对于汤显祖所从事的戏曲艺术来说,这当然更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上述可以看出,汤显祖的这段话是从宇宙万物的生成来讲美的,并把文艺的美看作是天地万物之美的表现。它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美论,与汤显祖的自然人性论美学(详后)是完全一致,不能分离的。
它的主要的思想渊源出自《周易》,但它又不象儒家那样大讲”文”的伦理道德上的重大意义,而十分强调美是诉之于人的视听感官的一个无比丰富的感性世界。这又正好与汤显祖重情的思想相通一致。
与文艺发生本体论相关联,儒家也提出了情感的表现,也即审美创造问题。《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悦)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汤显祖极大地发挥了儒家的这些看法,深刻地论证了文艺是情感的表现,并且具有十分伟大的力量: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以荡人意,欢乐舞蹈,悲状哀感鬼神风雨乌兽,摇动草木,动裂金石。(《耳伯麻姑游诗序》)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盖自凤凰鸟兽以至巴渝夷鬼,无不能舞能歌,以灵机自相转活,而况吾人。(《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这讲的亦是情生诗、歌、舞,诗、歌、舞是情感的表现。然而这”歌”又不同于”长言”之歌,”嗟叹”之歌,而是”啸歌”。”啸”是中国古代一种无歌词,全以激越悠长的呼叫及拖腔来抒发情感的音乐形式,特别流行于魏晋时期。当时名士,多有以能”啸”著称者。它是比”长言”、”嗟叹”之歌更自然、更本真的内在生命情感之歌,而且伴随着形之”动摇”即”舞之蹈之”,或蓦然爆发,或长歌当哭,积日不休。汤显祖正是突出强调这种思欢怒愁、啸歌动摇的自然本质状态,这显然是对《乐记》受礼义约束、有节制、有节调地情感表现的反拨。在汤显祖看来,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会有情感的表现,无论是凤凰鸟兽,还是巴渝穷鬼(“夷鬼”即可指上通神下通人的巫觋,亦可指神灵鬼魂),天不能舞能歌,而且凭着天之灵机不断在情感的表现中求得生存、发展。而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表现生而有之的自然之情,更是天经地义。但这并不是将人的情感下降为凤凰鸟兽相转活的生理欲望、生存本能,而是从凤凰鸟兽亦能舞能歌自相转活的顽强生命欲望中,推论出超越于凤凰鸟兽之上,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情感表现是天然合理的,必不可少的。在汤显祖看来,艺术的目的就是要将这思欢怒愁之情,通过啸歌动摇来抚慰激荡人心,达到尽欢乐,泣鬼神,摇动革木,洞裂金石的审美效果。而具有这种效果的作品,当然也就是汤显祖所说”有质有风有光有响”的审美境界的生成。
[1]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