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建党90周年,安徽省剧协牵头汇集优势力量,精心推出了一台感人至深的大型黄梅戏革命历史剧《红杜鹃》。该剧以大别山第四次反围剿为背景,讲述了大别山女人杜娟嫂和红军女战士马秋燕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红色主题的开掘、优美动听的唱腔、饱满紧凑的节奏,加上舞美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这出红色剧目看点多多。
上世纪30年代初,敌人第四次围剿大别山根据地,红军伤亡惨重。硝烟弥漫的阵地上,杜娟嫂的儿子牺牲在母亲的怀中;奄奄一息的红军女战士马秋燕从阵亡战友的尸体中爬出来,并面临着要生孩子的困境!杜娟嫂强忍悲痛帮助马秋燕生下了孩子,并义无反顾地掩护马秋燕母子浴血突围。而敌军围剿纵队司令马继儒竟是马秋燕的父亲。杜娟嫂陷入了爱恨交织的迷惘中,马秋燕、马继儒也在亲情与信仰中抗衡、斗争……
一个婴儿、两个母亲、三组矛盾、四个人物,《红杜鹃》看似简单,却充满着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该剧编剧侯露说:“剧中的女主人公杜娟嫂、马秋燕都不是‘高大全’的英雄,她们有着普通女性的爱恨情仇。杜鹃嫂是山里普普通通的农妇,她不懂多少革命道理。她本能地支持儿子追求革命理想当一名红军小号兵。当她知道她救的人是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的女儿时,她的内心有愤怒也有挣扎,但她依然决定救下马秋燕,因为她知道马秋燕的孩子就是一颗寄托了母亲希望的种子。我在大别山生活过,我知道,在大别山一家几代人献身革命的故事并不鲜见。爷爷牺牲了父亲上、父亲牺牲了儿子上的家庭比比皆是,这是熔铸在大别山人情感里的一种精神,共产党就是依靠和带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普通群众,创造了辉煌的历史。马秋燕更是历史上曾有、舞台上少见的红军女战士。她出生在一个旧军官家庭,在国外留学时加入了共产党,然后成为红军阵营中的女军医。面对杜娟嫂的误解,她有委屈;面对酷刑,她坚不可摧;但当父亲向她下跪、求她改变信仰时,她几乎要崩溃了,可还是战胜了自我,追寻理想而去……” 《红杜鹃》让人信服地演绎了母爱的升华、父爱的痛苦、复仇的勇气、忏悔的铭心刻骨,还有让人坚不可摧的信仰的力量。这种人物形象、人物关系的人性化构建,把戏引向人的内心和精神领域,通过刻画亲情与信仰在不同的人心中的撞击,使主流意识形态与人性伦理、个人情感对接,最终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和共鸣。#p#分页标题#e#
该剧的另一看点是浓郁的剧诗风格。虽然这个戏在本体上是黄梅戏,可在音乐形式上,它是交响的、是诗颂化的,它的扩张感来自于戏剧里的人文精神和冲突。舞台上,大幅布景中引进了多媒体技术,它时而是纪录片,时而呈现出版画风格的想象,甚至刻意塑造一种音乐形象,去呈现人物的内核。它为整出戏营造出一种斑斑驳驳的历史沧桑感,与演员的真实演唱造成一种“穿越”,一种“剧诗”的关联,使这出戏有了“剧诗”的情境。观众在写意的情景中自然入戏,并在历史和现实中进行一次次“穿越”,与剧中人物共同体验那一段血与火的岁月。而以黄梅戏“金嗓子”汪菱花为首的4位演员的倾情演唱,更使该剧充满了时代感和可看性。
据悉,该剧7月将在军营、学校等基层巡演,还将进京演出。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黄梅戏《东坡》 登台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