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时间未确定

“我省目前共涉及非时政类报刊单位100家。第一批36家今年年底前完成改制,其余的明年6月底前完成改制。要按照时间节点,抓紧实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昨日上午,省委宣传部部长胡悦在全省宣传部长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公布了我省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标志着这项改革在我省全面推开。据介绍,我省着眼于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率先推进省级、副省级和省会城市党委机关报刊所属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推进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非时政类报刊以及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报刊转企改制;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晚报、都市类和财经类报刊转企改制。西部网作为列入转企改制名单的重点新闻网站,要在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两台合并”和陕西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公司组建工作,要严格程序标准,加快推进。

改革范围除13种党报党刊以及《法制与社会》、《各界导报》、《各界》、《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告》、《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告》和《陕西年鉴》等6种报刊外,其他报刊单位原则上按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进行体制改革。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原则上不单独转制,区别不同情况,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者予以撤销。其中,党政部门主管主办、用于指导工作、面向本系统发送的非时政类报刊,转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或并入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报刊编辑部拥有3种以上出版业务范围相近的报刊,可申请设立报刊企业;其余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者予以撤销。

省级和省会城市党报党刊所办的晚报、都市报和财经类报刊,经批准后方可转制。

时间安排分两步走:第一步:具有法人资格的报刊出版单位,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体制改革。已经先行转为企业法人或者设立为企业法人的报刊出版单位,要进行规范和确认。

第二步:不具有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除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外,均于2012年6月底前完成体制改革,逾期未能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的,撤销原报刊编辑部,终止报刊出版。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编辑部,按照中央另行出台的改革办法执行。工作责任省属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由该报刊出版单位的主管单位责任落实;市属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责任,由各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中央部委或者机构在陕单位主办的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责任,按中办发【2011】19号文件精神,由主管该报刊出版单位的中央部委或者机构审定方案,主办单位落实改制责任。

省上将建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新闻出版局,负责改革相关工作。

政策保障我省完成转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在享受国办发【2008】114号等文化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同时享受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所有优惠政策;各市(区)所属改革单位,可享受所在市(区)的优惠政策;先行转制为企业的报刊出版单位,经规范和确认后,享受与本次完成转制的报刊出版单位同等优惠政策。

链接

今年上半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精心谋划,亮点纷呈。一是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二是舆论引导有力,营造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浓厚氛围;三是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隆重热烈,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四是县级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全部完成,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省107个县区,包括文艺院团、电影公司、电影院共221家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省属改制文化企业经营收入、利润、职工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省委省政府预期的改革目标。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上,我省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五是精品生产成果丰硕,电视剧《盘龙卧虎高山顶》、专题片《陕北启示录》等在央视和地方荧屏播出、反响热烈,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六是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