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中国常州网讯 “老金”是杨柳巷社区家喻户晓的名人,大家不记得他的名字,见面全都亲热地直呼——“老金!”6年来,他看管着社区老年活动室,每天早上7点准时开门,打扫好等候前来活动的人们。
敬业
老年活动室就设在杨柳巷小区的大门口,昨天上午8点左右,记者在活动室见到老金时,76岁的他身着一件白色汗衫,卡其色中裤,面容斯文,精神矍铄。不时有路过门前的居民扬声与他打招呼:“老金,早饭吃的嗲东西?”老金简洁回应:“拉面。”
出门买菜的刘老突然发现没带钱,只得半路折回:“老金,借我30块。”老金了然一笑,从包里掏出钱递给刘老。
居委会主任沈滨华告诉记者,老金退休以后就成了社区里的志愿者,这间1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是2006年成立的,当时老金把家里的体重秤、血压计、100多本书刊,以及影碟机和碟片等都贡献出来,并从此每天7点准时“上班”。
老金说,儿子给自己买的血压计在家就是个摆设,拿到活动室以后,才真正派上用场。
傍晚,附近工地打工的新市民都会挤在活动室里看碟片。一些新市民不太中意老金的书,说他的书太深奥了,老金又专门去几个朋友家搜集来《故事会》、《知音》等,供新市民翻阅。
热心
老金借书很随意,不办手续,也不怕书丢了。“他们爱还就还,不还拉倒。”老金坦承,自己每天驻守在活动室不图别的,就为了能和小区里的老伙计们天天打个照面,知道他们的近况,互相出出主意。“你也知道,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指不定哪个朋友突然就没了,能见面的时候天天可以见到,多好呀!”
记者向老金的老朋友们询问:“老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位老友说:“老金呀,他可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立刻遭到老金嗤笑:“我教你什么了?别捧我了。”另一位朋友老周则称,老金是个好人,还是个包打听。
就在上周,有位七旬老人从湖北来常州定居,想找到一个住在“铁市巷”的故友。“铁市巷”在哪呢?问年轻人都不知道,老人一路打听正好遇到老金,老金告诉他,杨柳巷小区门前的这条巷子就是早年的铁市巷,不过老人所寻故友的居所早已拆迁了。于是老金动用所有的亲戚朋友帮忙寻找,还指挥女儿在微博上发“寻人帖”,终于辗转联系上那位被寻者。
“文艺老青年”
老金还是个“文艺老青年”,热爱摄影,喜欢听京剧。退休前,老金是常州“托利多”的副厂长,工作忙碌,无暇自娱自乐。退休后,老金过了把“文艺青年”的瘾,晚上常常带着相机出门溜达。社区里的大小文艺活动、“票友”们唱两嗓子的聚会,都会请他帮忙拍照,他也从不推辞。
记者在老金家里见到了他的10多本影集和5款不同型号功能的单反相机,老伴儿戏称:“这些都是他的宝贝,他现在不和我过日子,他和相机过日子。”不过老金摄影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不发表、不投稿、不参加协会”。老金解释:“名利什么的我不需要,摄影只是我的一个爱好。”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其大名,老金又是一笑,说:“就喊老金吧,好记。”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下一篇:笛安撰写梅兰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