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骄子红色之旅”之重庆印象

7月23日,“2011中原骄子·红色之旅”首站到达重庆。以前一直很向往重庆,对于重庆为什么能成为第四个直辖市一直不理解,要知道其余的几个直辖市可都是沿海城市啊。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大的一些方面估计百度就能搜到,我就说说我眼中的重庆与郑州的区别吧。

重庆的街头看不到电动车

 重庆总人口3200多万,城区人口780万,算起来比郑州市的人口多。但是,在道路上,很少能看到郑州市街头那样的浩浩荡荡的电动车大军,就连路边的行人都很少,只有零零星星的骑摩托车的一闪而过。在重庆的两天,有时候也遇到下雨,在郑州,每当遇到雨天,等公交车的行人就占据了马路一半道路的情形在重庆也很难看到。我和团委的陆艳杰陆姐都感叹说:重庆的道路起伏太大,骑车应该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电动车的性能估计也很受考验,也许销量并不好。

 和全国其他大城市一样,重庆堵车也很厉害。不过,和郑州市商业圈集中在二七塔附近不一样,重庆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商业步行街,都有自己的商业中心。我私下认为,这样也许会缓解一下堵车的问题。不知道当初的规划者是不是考虑到了堵车的因素。

 重庆的桥叫人惊叹不已

 据导游介绍,别的地方是一年修3条路,在重庆是3年修一条路。因为重庆是山城,修条路太难了。重庆整个城市几乎没有平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房子都建在山上,是一种特别奇妙、特别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受。让我感觉好像来到了游戏动画中的城市,有点像电影中阿凡达的感觉,海拔落差很大,层次分明。

 说到重庆的路,不能不说说重庆的桥,长江和嘉陵江从重庆穿城而过,所以有路就必须有桥。在百度上搜的数据是这样,据统计,由于多山多水的特殊地形地貌,重庆迄今已修建桥梁4416座,其中已建成的跨长江、嘉陵江上的大跨径桥梁17座。据悉,1997年建成的万州长江大桥主跨为420米,是世界上最大跨度和规模的砼拱桥。得鲁班奖的桥也有好几座。重庆桥梁建设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重庆立交桥也很多,不过立交桥的绿化比郑州做的好,似乎到处是树,满眼是绿色。尤其是观光轻轨很叫我羡慕,眼见着轻轨从楼房旁边穿过,一会从一抹绿色前穿过,很有游乐场的感觉。让人感觉到了重庆人对空间的充分利用。

 重庆没有东南西北的概念

 重庆是山城,地形比较复杂,基本没有东南西北的概念,导游提醒大家,要是迷路了不要问去**是向东还是向西走,就算是问了,重庆人也会回答你从**路向前走,然后向左(右)转**米。当地人说“我们从小就只认前后左右,从来没有受过东南西北的教育,以至于出了重庆去到别的地方,认路也没有东南西北的概念。”看来原来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影响啥,不过对于一定要有个方向感的我来说我来说就有点痛苦。

 重庆分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渝北区、北碚区。几个区域划分很有功能性特点:渝中区,是整个重庆的中心,其中解放碑是重庆最重要的商圈;沙坪坝区,重庆不少学府都在该区;江北区,观音桥为重要商圈,外贸集中地;南岸区,内有高新工业园,共内知名企业聚集地;九龙坡区,IT业聚集地;巴南区,众多工厂聚集;渝北区,绿化优秀,环境良好,居住集中地,内有众多优秀楼盘; 北碚区,重庆后花园,环境优秀,有不少风景名胜。

重庆的空气里都飘着火锅味

 如果说烩面是郑州的标志,那么重庆的标识就是火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重庆的空气里都飘着火锅味。尤其是雨后,清新的空气中,那种火锅的味道更加醇厚,袅袅娜娜,任你走到哪里都挥之不去。郑州的街头烩面馆数不胜数,档次从高到低均有。在重庆的饭店,大大小小的饭店全是和火锅相关的。就连一些大型的饭店也摆脱不了火锅的影子。

 中原骄子·红色之旅”到了重庆,当然要品尝一下大名鼎鼎的重庆火锅了。不过大家对于重庆火锅的印象很一致,和郑州的火锅相比,太腻了,就像泡到了红油里一样。奇怪的是重庆的胖子并不多,可能是地势造就的吧。天天都在爬坡,脂肪都被消耗了。

 我一直是个怕麻烦的人,吃个饭桌上的盘盘碟碟都叫我头疼不已,吃火锅的时候那种种调料我索性一概不要。但是,在这,你看,光这放调料的吧台都叫我晕了。(如图)

 重庆的棒棒军

 一提到重庆,不得不说到棒棒军。棒棒军在最早是称为力夫(也有叫挑夫的),反正是一种为别人下力的人群。到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更不知道是哪个兄弟,觉得力夫这名字太别扭,就根据力夫的外型,很形象的称为棒棒。因为此名字既形象又通俗,所以很快就被重庆人接纳。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棒棒在重庆活动(现在棒棒大军已经有数十万),他们凭自己双肩扛下天下,因为他们通常是群体活动,所以又被称为棒棒军。随着重庆电视台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山城棒棒军”的热播,棒棒军更是响誉全国,成为重庆著名的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来到重庆,我一直想看看棒棒军,也许是住宿的地方比较偏僻,也许是其他的原因,总之很遗憾,没有看见所谓的棒棒军。只是那天清晨,看到一个男子挑着空空的担子从酒店门口的路上经过,迤逦而行。不远处,一个女子用背篓背着孩子从岔路口经过。雨后的清晨很静,孩子也不吵不闹,很有田园的感觉。

 重庆的文化味

 一到重庆,我就买了两份重庆的报纸《重庆晚报》和《重庆时报》。也许是一直做编辑的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看看当地的报纸。虽然一直在网上看电子版,但是那和摸到真实的纸张的感觉不一样,而伴随着翻阅的动作获得的阅读快感更是看电子版所找不到的。

 另外,我浏览了一下其他几份主流报纸:晨报和商报。我觉得重庆报纸虽然很多,但是似乎都没有明确的特色,普遍都缺少副刊之类的比较细腻的版块,像郑州报纸的情感倾诉还有热线的几乎都没有。

 和郑州的媒体一直关注地铁的进展一样。重庆的媒体也比较关注地铁的建设过程。我买到的7月23日的《重庆晚报》就在6版和7版采用了通版的格式图文并茂地报道了地铁一号线的通车倒计时情况。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轨道嚼用集团文化顾问专家组组长周勇说,“莫斯科地铁就是一座艺术饿博物馆,重庆轨道也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即将正式通车的重庆地铁一号线,用多种不同题材的壁画、浮雕、图片及涂鸦艺术生动地将巴渝文化呈现了出来。

 郑州的地铁一号线的进展也很快,不知道郑州的地铁有没有考虑这个文化因素,一直都说郑州是商城,其实很想看到这种传统优势在建筑方面的体现。

 重庆的包装意识

 对于旅游景点的包装,重庆的意识和手段都比较高明一些。以磁器口为例,政府就花了不少心思。重庆的磁器口是一个民俗文化缩影的小镇。从市中心到磁器口有方便的大巴,沿街的门面房都设计成了传统的中国民居样式,三层楼高,白色立面,饰以红棕色窗户和栏杆,简洁大方,很有点中国山水画的清新感觉。最有意思的是在这种古香古色中,“中国建设银行”的白底蓝字招牌特别显眼。很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也许银行早在古代就是这样样子了吧。

 据说,古镇磁器口有12条街巷,有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有古风犹存的茶馆、有历史传承的码头文化;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有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有工艺独特、品种繁多的传统旅游产品。不过,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原因,“2011中原骄子·红色之旅”的行程没有安排到这里参观。我只有在大巴车上透过车窗拍下了磁器口古镇的外貌。(如图)

 重庆的气场很强大

 到了重庆,一般都要到它的标志建筑解放碑和大礼堂去看看。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于1951年6月破土兴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琉璃瓦顶,大红廊柱,白色栏杆,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重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建筑气势宏伟,庄重大方,富有民族特色,被称为“仅次于人民大会堂的恢宏建筑”。呵呵,既然来了,我也就留个影吧。谁叫我还没去过人民大会堂呢。就当先感受一下了。(如图)

 重庆升格直辖市后发展很快,渝中区解放碑商圈30层以上的高楼的数量、密度和档次不亚于上海浦东。从重庆回来之后,我脑海里一直留着一个在建楼盘上气势恢宏的标语“重庆的CBD,世界的江北嘴”。后来,搜索“江北嘴”才发现,江北嘴中央商务区规划有一组三栋的超高层建筑群,排列呈“品”字形,他们被称为“城市之冠”。“城市之冠”中最高的一栋,预计建筑高度在500米左右,已经可以和目前的世界第二高楼比肩。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