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8月15日,适逢吉林省戏剧家协会成立50周年。从8月10日开始,由吉林省文联、省文化厅和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吉林省戏剧家协会成立50周年表彰、展演、展览系列活动陆续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
8月10日,在长春市的关东剧院大厅内,展出的上百幅大型彩色剧照回顾了吉林省艺术工作者50年来创作的优秀剧目。当日,庆祝吉林省戏剧家协会成立50周年大型演出展示活动也在关东剧院举行。活动选取了吉林省的6个剧种——吉剧、京剧、话剧、黄龙戏、评剧和满族新城戏的优秀代表剧目,吉林省吉剧院、长春评剧院、农安黄龙戏剧团等7个艺术团体上演了吉剧《贵妃还乡》、京剧名段联唱、黄龙戏《不上线放鹅》、评剧《宰相胡同》、新城戏《洪皓》等经典剧目。名角大腕与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同台竞技、相互辉映,让观众看到了吉林省近年来舞台戏剧活力迸发、走向振兴的美好未来。
当晚,吉林省戏剧界的300余位戏剧工作者欢聚一堂,王肯、郝国忱、王蔓玲等135位戏剧艺术家和戏剧工作者,崔林春、范新弟等22位优秀戏剧管理者受到了表彰。
白城市原戏剧创作室主任、年逾七旬的编剧周永太说,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戏剧创作,今天的活动是对自己艺术价值的肯定。他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在指导青年编导等方面作出贡献。青年编剧李雪艳说,此次表彰活动让她感受到了许多前辈艺术家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与奉献,那一代人不问名利,内心有对戏剧艺术的神圣追求。他们兢兢业业地创作出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佳作名篇,这让新一代的青年编剧感到敬佩,唤起了年轻人对吉林戏剧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见证了吉林戏剧50年兴衰的老艺术家,吉林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郝国忱介绍,上个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吉林省曾出现了吉剧《桃李梅》、评剧《三醉酒》和京剧《高高的炼塔》等一批优秀原创剧目,并涌现出了王蔓玲、刘喜亮等一大批优秀表演艺术家,在全国引起反响,并因此享有“戏剧大省”的美誉。但是与全国戏剧事业一样,吉林戏剧在世纪之交也跌入了低谷。近年来,随着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召的提出以及政府对戏剧事业的重视与扶持,戏剧重新获得了发展和繁荣,戏剧人的热情被唤起,这让人看到了“戏剧大省”再度振兴的希望。
吉林省戏剧家协会成立于1961年8月15日,当时囊括了舞台艺术的所有门类,像电影、杂技、曲艺、舞蹈等;随着各艺术门类的成长壮大,部分门类从协会脱离另立门户。半个世纪以来,吉林省剧协凝聚、扶持和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和表演艺术家,为吉林省戏剧事业发展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苏威介绍,近年来,吉林的各个剧种都有精品剧目呈现。双阳评剧团排演的评剧《三嫂》和松原市满族艺术剧院排演的满族新城戏《洪皓》分别荣获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长春评剧院创排的评剧《宰相胡同》获得国家文华新剧目大奖,吉林省京剧院排演的京剧《孙安动本》荣获中国京剧艺术节大奖、京剧《牛子厚传奇》入围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吉林省吉剧院新排的吉剧《鹿乡三姐妹》和《贵妃还乡》都得到了广泛好评和认可。苏威表示,随着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及出台扶持政策,一个有利于吉林戏剧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近年来,吉林省剧协积极组织戏剧“梅花奖”及其他重要奖项评选活动,不断推出优秀青年人才和戏剧精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举办了4届吉林省大学生戏剧节,共演出剧目百余台,观众达数万人次;参与组织了东北三省小戏小品大赛、戏剧理论研讨会等,目前这些活动均已成为品牌。而据吉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宋存学介绍,吉林将成立实验话剧院和文艺产业演艺联盟,继续创造属于吉林戏剧,也属于中国戏剧的新的辉煌。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麦积圣歌》感动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