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敏:复归童梦的老戏迷

王重敏艺术简历

1929年生于江苏常州,1950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傅抱石、黄显之、吕斯百、秦宣夫等著名画家。曾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沈阳师范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王重敏长期从事戏曲人物画创作研究。曾先后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德国、加拿大展出作品,并被各界文化人士收藏。

1988年首次在沈阳举办个人画展,展出精品百余件,并获得成功。展出期间著名画家谢稚柳、戏曲理论家马少波为画展题字祝贺。1993年在广州,2006年在广东惠州举办个展。

王重敏先生在绘画界是以画戏而闻名的,实际上他在童年就喜爱京戏,就开始画京剧了,一句话:他这辈子就是为热爱京剧而生的,为绘画京剧而来的。他自己在83岁的时候总结了自己戏剧人生:复归童梦!

王重敏出生在江苏常州,父亲极爱书法和京剧,受父亲的影响,王重敏也迷一样爱上了京剧,从看野台戏,到自己自制画册:他把香烟盒内收集起来的戏曲小画片、戏照、连同他临摹的戏曲人物都粘在一个本子里,制成了他的“第一本戏曲画集”。半个多世纪之后,他真正地有了三本他自己的戏曲人物画的画集问世。人生走了一大圈,最终又回到了童年的起点,这叫复归童梦!

青年时代,王重敏考上了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开始接受西方艺术的正规教育,教王重敏基本功的是吕斯百、傅抱石、黄显之、秦宣夫等诸多名家,这些老师给他建立了“视雅俗共赏为艺术”的理想境界。毕业后,王重敏被分配到了沈阳师范学院当了老师,从事造型基础教学。

上世纪70年代,王重敏到沈阳京剧团当舞台美工,画京剧背景,他如鱼得水,重温起童年的梦,在传统戏曲中他找到了自由的天地,京剧的强大磁力使他如饥似渴地画了一本又一本的戏曲舞台速写。美国摄影师卡梯到沈阳京剧院参观,看见了王重敏的京剧人物速写,感到特别惊奇,用中国话喊:钟馗是个好鬼!能送我一幅吗?王重敏答应了,但是感到自己画的速写太小,便拿了毛笔蘸了墨,在宣纸上画了钟馗送给卡梯,没有想到,画出来的效果太好了!从此,大规模的戏曲人物画创作开始了,他大胆地把“以神取形”与“得意忘形”的中国画大写意手法与京戏结合起来,戏曲人物就变得更为洒脱,更有动感,使人们在观赏中领略到画中有戏的意境。

王重敏的戏曲人物画越画越好,色彩淡雅,线条流畅,生动活泼,真正地做到了雅俗共赏,艺术性与思想性高度结合。人物造型方面:变形而不失法度,夸张而不离神韵。王重敏将戏情与戏理结合,合情合理地按照舞台规律变形、夸张,主要追求的是意境,走的是齐白石先生写意传神的路子,在造型的表现上给人的感觉是拙中见巧、拙中见雅的面貌。

1988年春天,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王重敏的戏曲人物画展,立刻引起了轰动,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这位我国继叶浅予、关良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戏曲人物画家,此后,他的戏曲人物画先后在广州、香港、印度、日本、突尼斯、法国展览,好多作品成为国内外同行的收藏珍品。戏曲专家马少波老先生为王重敏题写了诗文:通情达理始传真,形似为根贵取神,写意氍毹遗貌笔,俨然栩栩戏中人。

他在戏曲人物画这块艺术领地里,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乐在其中的驱动力就在于一种对于真的追求,善的向往和美的创造。王重敏的劳动过程,始终保持一种本色的、本真的心理状态。2008年,王重敏的第三本戏曲人物画集《中国艺术家王重敏》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厚达200多页,这是他戏剧绘画人生的一次大总结。

2011年,王重敏先生83岁了,不太出门唱京戏了,在家里看京剧光碟,一边看一边画速写,不定哪个唱念坐打出将入相的瞬间就感动了老先生,他就寻找到了绘画的灵感,愉悦的片刻提笔就定格了这生旦净丑的人生百态。这一辈子,他就画京剧的美丽与苍凉!把过去的故事唱在舞台上的是戏,王重敏把它画在宣纸上的是戏,仔细想想,这人生原来也是戏。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