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手剖琼剧黄婵敏

“纤手破新橙”在爱琼剧的网友戏迷心中是个响当当的网名,她信手拈来,皆成文章;指点各大流派唱腔,如数家珍。
如果告诉您,这位“纤手破新橙”名叫黄婵敏,海南文昌人,1986年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企业管理专业毕业,今年只有25岁,是不是会吓您一跳?
其实,黄婵敏属于省琼剧票友协会中的“另类”,大家其他“武艺”可以不会,但上台唱一段都没问题。唯独黄婵敏,只写不唱。不过票协会长龚洪告诉记者,这位女孩子太能写了,太难得了,因此票协不仅吸收她加入,而且任职副秘书长。
“我在文昌的一处农场长大,从小很少说海南话,现在跟家里人交流还说普通话,但是偏偏从小就爱看王英蓉的戏。”黄婵敏告诉记者,今年7月初王英蓉的突然辞世,让她心里十分难受。
记者注意到,黄婵敏撰写了一篇怀念文章《粉墨春秋数十载,后世空余绕梁音》,深情回忆了去年团拜会上初遇王英蓉,并向老师讨教两个版本的《红叶题诗》等往事。
“确切地说,小时候我不算喜欢琼剧,因为我只爱看王英蓉的戏。”2006年北上求学,黄婵敏的行囊中,带去了王英蓉几乎所有的经典之作《红叶题诗》(电影版、出国版)、《张文秀》、《孟丽君》、《女御医》、《林攀桂》、《孟程公主》、《春草闯堂》。
黄婵敏的大学生活,正是选秀节目大行其道之时,于是,当身边的男生、女生都在为超女、快男的成败得失大呼小叫、痛哭流涕时,都在迷《康熙来了》、《快乐大本营》时,无数个夜晚,黄婵敏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听着王英蓉的琼剧经典,在熟悉的乡音中,感受“才子落难中状元,小姐赠金后花园”的悲欢离合。
“我看碟总是反复看,有时一天就看一部戏。发现某一句唱得很好,或者某一动作特有味道,就快进、快退地反复看。那时候看得太多了,直到现在,他们每唱一句唱词的眼神和动作,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黄婵敏说。
上大学之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婵敏发现了琼韵网,也由此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家园。她几乎每天学习之余都会登录琼韵网,根据琼韵网的介绍,她开始认真地欣赏琼剧,也慢慢地喜欢上了红梅、李桂琴的戏,喜欢上了其他名角的戏,也由此爱看琼剧理论研究方面的书籍。
2009年9月,黄婵敏返琼实习,通过看戏,她开始和省琼剧票友协会的同道们接触,并以“纤手破新橙”为网名,开始在网上发表琼剧评论。2009年年底,她在琼韵网发表了长达7000字的帖子《纤手“剖”琼剧》,分析了琼剧发展的种种弊端,很快,这一帖子被转载到天涯社区,引发多个跟帖。
其后,黄婵敏多年的积淀,在琼韵网得到了集中释放,她撰写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琼剧评论,如《印象琼剧》、《琼剧哭腔赏析》、《细品琼剧经典〈汉文皇后〉》、《浅析王英蓉〈张文秀〉〈红叶题诗〉之艺术》……
记者注意到,黄婵敏的评论,广泛涉及剧本、唱词、韵脚、唱腔、舞蹈、市场定位等各个方面,她还在文章中多次列举了京剧、豫剧、昆剧等剧目特点,显示了作者不俗的戏剧理论功底。
返乡实习过程中,黄婵敏眼见票协许多票友自掏腰包、义务演出,大家拧成一股绳,为振兴琼剧而奔走的精神,这深深打动了她,她也很快成为票协一员。
如今,黄婵敏在海口一家医药企业上班,这位25岁的女孩,继续给那些关注琼剧、喜爱琼剧的网友奉献让人欣喜的文字。她告诉记者,许多朋友知道她喜欢琼剧,都觉得不可思议。
“前段时间我回家,经常收看播放琼剧节目的频道,我7岁表弟问我,姐姐你是中老年人么?我就很纳闷,在大家眼里琼剧就是老年人的节目吗?”黄婵敏说。
琼剧当然不应该只是老年人的节目。然而,改变这一切,需要更多的黄婵敏,需要更多的热心人。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