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月亮相中国戏剧节作最后冲刺 京剧《丝路花雨》彻底“脱胎换骨”
第十届中国戏剧节将于12月初在苏州开幕,我省的大型京剧《丝路花雨》作为甘肃唯一一部入选剧目,将于12月14日在“苏州鸟巢”连演两场。届时,本报记者也将随同《丝路花雨》的演职人员赴苏州,为读者作及时而又全方位的报道。目前,京剧《丝路花雨》正在为此次苏州之行作最后的冲刺。那么,在中宣部200万元专款的支持下,《丝路花雨》被精雕细刻成什么样了?有没有希望夺得奖项?昨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甘肃省京剧团的排练厅进行探班。  “儿女情长”明显缩短   昨日上午9点刚过,记者赶到省京剧团排练厅时,演职人员已投入了工作。而在一旁指导排练的成都市川剧院的张正廉格外引人注目,他看上去比演员还要“演员”,一边用手比划,嘴里还不忘唱词。“我这已经是第三次为《丝路花雨》来兰州了,修排后的戏一步步在往高里走,逐步的达到了预想效果。”张正廉是此次精排的执行导演,他说现在的《丝路花雨》较之前颇有‘脱胎换骨’之感。 “故事的剧情多半没有变,但在‘情’字上彻底推翻了以前的‘结果’。原来的戏看上去有些小气,关键是我们太过于渲染英娘和张恩的儿女情长,尤其用他俩走进婚姻的殿堂来结尾,使全剧走向了一条小胡同。而改编后,将呈现的是大唐盛世的宏大场面,很大气。”张导告诉记者,这也是精排《丝路花雨》改动最大的地方。此外,在莫高窟表现英娘思念张恩,想念父亲的情节里,英娘会变得“坚强”一些,儿女情长的唱词会减少很多。更多的时候,将利用他人之口表现英娘的思念。 “一部剧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思想是否深刻。”张导解释说,《丝路花雨》需要表现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使世界和平发展,创造和谐世界,让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拉得更近。   再现敦煌飞天中的“花雨”   在《丝路花雨》中琵琶作为重要道具一共出现了四次,这一手法也被省内外的戏剧界专家普遍认可。据了解,精排后琵琶仍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最后英娘灵感来临后“反弹琵琶”的那一刻将会出现花雨从天而降的美妙景象。张导绘声绘色地说:“为了表现这场美丽的花雨,花费近万元专门从天津购进了一张长18米、宽8米的网,买了6000朵绢花,染成不同的颜色,全部点缀在网上,并用现代艺术的定格表现手法,在英娘最后反弹琵琶被定格的那一刻,让巨大的花网慢慢地落下,在灯光的映衬下就如同漫天下起了五颜六色的花雨。虽然花雨在舞台上呈现的时间只有20秒,但会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可复制的《丝路花雨》   布景方面,张导与好多戏剧专家的意见一致,即舞台上那个大转台有些累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传统艺术的彻底展现。“去苏州还用大转台,已经来不及改戏了。但以后要取掉,让布景简单起来,便于去省内外,甚至到国外去演出。”据透露,对今后《丝路花雨》的布景,张导心里已有数了。“花最小的钱,办最大的事。我们将原先用喷绘制作的舞台布景全部换成在布上用手绘的全新布景,上面既有逼真的沙漠,还有敦煌集市、波斯地域等。最为奇特的是,还设想采用现代技术,让布景像火车一样动起来,在舞台上产生流动的感觉……”在音乐方面,将取掉许多“洋味”,加入更多民族音乐,尤其是琵琶音。 而所有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是有重大“预谋”的。“《丝路花雨》一定要有她的地域性,要植根于敦煌艺术,要有特定的生活和人群,这样的作品将不可复制和替代。”   下月中旬亮相“苏州鸟巢”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