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什么文化“最中国文化”?

今天的话题来自一个最新消息,也是一个荣誉。本月18日,广州市文广新局发布消息: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国家旅游局指导,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2011中国城市榜·全球网友推荐的最中国文化城市”网络评比活动中,广州入选十大。其他入选的城市还有:北京、成都、西安、南京、拉萨、大理、桂林、平遥、青岛。在广州人中,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在投票的两千多人当中,“感到欣慰,认为终于有人明白、了解广州文化”的,有30%;但表示不关心的竟然有52%(这就是广州人的一种文化。对于奖项不感冒!)而表示“愧疚,认为实在无颜面对这个殊荣”的,也有约18%。

今天,在说彭彭观点之前,首先想普及一个看新闻的知识,或叫做“技巧”。比如这则新闻,虽然前面的“排头打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不过,看清楚后面那两个字指导”!意思就是,不关这些单位什么事,他们只是“指导”而已,真正主办的,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国内收听不到的);而且是网络评选。这种所谓的“荣誉”,有多少含金量?请你自己去想象!

榜上其他获奖城市,不是千年古都,就是历史名城。不是少数民族风情,就是神秘特色的城市。我们广州有什么呢?说到文化这两个字,不妨来点实际的,将它量化一下。看看我们广东,现在有多少知名作家呢?音乐方面,有多少出品量呢?我们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到底有多丰富呢?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代表独特的广州文化,显示其独有特色的呢?我们现在的画家、雕塑家等等,他们的作品影响力、市场拍卖价,行内知名度,又有多少呢?有人说我们有地方戏曲,但我们的粤剧,和京剧、川剧、越剧等相比,无论是功架、技巧、知名度、艺术深度,有无可比性呢?如果说古旧建筑,幸存的还有什么呢?假设要带着外国友人游广州,去哪里可以展现我们“最中国文化城市”特点呢?走上广州塔俯瞰,哪一块是“中国文化”代表呢?能去大剧院看剧的,去展厅看画展的,有多少是普通老百姓呢?平时难得买到票的大剧院,排队排半天的博物馆,“最中国文化”如何体现呢?连自己的地方文化都不强,谈何“最中国文化”呢?

现在,广州的所谓“文化”用四个字就说完:“拆利起卖是“拆迁”的“拆”,“利益”的“利”,“起楼、起价”的“起”,“买卖”的“卖”。彭彭第N定律:文化不是建的,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文化是要沉淀、积累的,文化是属于本土特色的。离开当地的土壤和在这里生活的人群而生产出来的文化,是没有根、没有亲切感、没有凝聚力、没有归属感的,更不会有生命力。

我们何德何能有资格代表“最中国文化”呢?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