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发现京剧的美
2007年11月,湖北鄂州,大幕拉开,梅兰芳徐徐走出舞台,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就此上演。“轻卷朱帘漫登场,一曲散花动扶桑”,戏里的梅兰芳让世界陶醉了,也让戏外的观众重温了京剧的魅力。“从来没有想到,京剧和交响乐可以结合得这么完美。”许多观众如是说。而作为《梅兰芳》的出品人——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说,京剧不是一成不变的,《梅兰芳》就是北京京剧院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产物。 谈起京剧,谈起传承,谈起革新,这位中国最大的京剧专业表演团体的领导者有许多话要说。从某种意义来说,京剧也正是王玉珍的安身立命之本。从1967年由北京戏曲学校毕业开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红极一时,此后她40年的时光都给了京剧。 从“小凤”到另类的陶三春 1000:7,从一万多个人中取70个学生,这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戏曲学校的录取比例。11岁的王玉珍就这样从一万人里脱颖而出,来到了北京戏曲学校。此后,王玉珍与京剧有了不解之缘。 1967年,王玉珍毕业,分配到了当时的北京市京剧团。直到1979年,北京京剧团跟几个流派合在一起,成立了北京市京剧院。“与其他京剧院不一样,北京京剧院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底蕴非常深厚”。的确,当时的北京京剧院的流派是其余各剧院难以企及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等流派艺术大师都为北京京剧院艺术品牌的确立与发展,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可谓历史悠久,流派纷呈。 在这样“大牌”的剧院,加上那时正流行样板戏,主攻刀马旦的王玉珍只是京剧院四团的一个一般演员。直到文革后,北京京剧院开始排演新编历史剧《雏凤凌空》。 一个偶然的机会,《雏凤凌空》的主要演员因病不能演出,关键时刻,军宣队领导找王玉珍谈话,只要敢上去演出,演的好不好没关系。中午谈完话,晚上七点钟就要上场,这是王玉珍第一次演主角,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演一场大戏。 “那一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候。”王玉珍至今记得当时的情形,就是紧张得一个劲儿地发抖,根本无法控制。但幸运的是,全剧组的人都在关心和帮助这个初挑大梁的“新角儿”。尽管当时王玉珍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一场一场地演完了全剧,但效果却是很好的,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了《雏凤凌空》,王玉珍的艺术生命开始得到转机。她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功,一天都不能停,戏,绝对不能糊弄。这是演员的责任,也是对自己艺术生命的负责。 机会又一次来了。1979年,著名导演迟金声看了《雏凤凌空》后,找到了王玉珍,要她演陶三春。不得不提的是,这个本子是吴祖光编剧,里面有许多创新元素,在以往的唱、念、作、打等方面做了很大改革和创新。比如,在念白上,京剧是把黑念成he,把白念成bo,把绿念成lu,但在这部戏里,一律不是京剧上口,旦角陶三春甚至手里抡起了双锤。  这些设计在当时并不为很多人理解,有人对王玉珍说,你好容易有了一点名气,这个本子不是专门为京剧写的,别接这个戏。 但王玉珍还是顶着一些压力接了这个戏,演绎出了一个与传统女性形象不太相同的陶三春。用吴祖光本人的话说,就是“热情、不畏权势的劳动妇女形象”。 1979年8月1日,《三打陶三春》在吉祥剧院首演,一演就是200多场,并且,还参加了第3届国际艺术节,在伦敦皇家剧院连演11场。当时甚至比较“挑剔”的泰晤士报和卫报都对“陶三春”的到来做了比较正面的报道,有报纸这样说,中国的京剧艺术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观众。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