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昨天上午, “扬子社区行”在秦淮区仙鹤街皇册家园西北角广场上,举办了一场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专场活动。由南京市人社局、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秦淮区文化局、秦淮区总工会等联合举办的夫子庙民间工艺技能大赛的部分参赛选手,也到场展示他们制作的花灯、剪纸、彩绘等作品,并且教现场观众剪纸、扎花灯、传授传统手工艺术。金陵汉服文化协会等单位和个人,到场表演了汉服秀、古筝、相声、说唱、武术等传统文化项目。通讯员 谢江平 孙乐 实习生 王丽琴 记者 褚晶 郑幼明 摄影 范晓林
“吼”秦腔的
是穿汉服的大学生
当天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南京审计学院的十多位大学生汉服爱好者。江苏海事学院王琮博表演的是独唱《兰花花》,与众不同的是,他不用伴奏音乐、也不用话筒,硬是靠自己的嗓音“吼”出一段让人回肠荡气的“秦腔”。
随后,金陵汉服文化协会的负责人贾蓓敏率一群身着古装的“相公”“小姐”,向大家介绍了汉代的礼仪文化,并现场教习了一些敬礼手势,让观众对汉代文化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刚表演过笛子独奏《喜相逢》的张蜓萱小朋友,她还为汉服秀进行了现场配乐,笛音的悠扬雅致加上汉服的大方典雅,让现场观众享受到一场独特的汉文化盛宴。
秀绝技的
是剪纸、灯彩传统工艺大师
几分钟,一只可爱鲜活的蝴蝶就出现在眼前;龙、兔、龟各种动物灯彩灵活展示,大小脸谱让人眼花缭乱……昨天一早,几位民间工艺大师带来了剪纸、灯彩、脸谱等民间艺术作品,来到社区行活动现场。剪纸艺术家张林娣从小就随父学艺,从事工艺美术已经三十多年,记者看到她的剪刀内壁上已经被磨得光亮,“这把剪刀我用了四十年了,一直用的这把剪刀。”一旁的年轻的母亲借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学什么都要持之以恒,都要坚持才能学成。”
在剪纸旁边展示的就是秦淮灯彩,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条活灵活现的“龙灯”,展示者陆有文告诉记者:“这条龙有700个鳞片,要经过3500道工序。”
陆有文是南京市公益美术大师,是江苏省“非遗”代表传承人,也是中国灯彩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他曾经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苏馆展示了“老虎灯”。
陆有文告诉记者他从事灯彩已经五十多年了,“灯彩需要继承传统也需要创新”,他指着一个“斗牛”的灯彩说,“这是在传统灯彩基础上做起来的”。
现场展示的各式各样的脸谱色彩灿烂,似真似幻,变化迷离,深受现场小朋友的喜爱,脸谱艺术家颜蕾自幼受到父亲严少奎先生绘画艺术的熏陶,酷爱书画,他还应邀赴泰国、菲律宾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
说相声的
不是专业演员是最普通的“的哥”
“你们家以前很有钱,因为你是宦官之后?”“不是,是官宦之后”,“这差不多啊”“别看只差那么一点,差别可大了……”引起一阵又一阵笑声的,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丁少华的学生顾欣和邱军生带来的相声《夸住宅》,两人的表演具有专业水准,但二人却不是专业演员,其中邱军生还是位“的哥”。
“金陵民谣南京组合”的主创阎勇,也到场表演了反映秦淮风光的“秦淮流”。南京原本截拳道馆的李同帅教练,则以双手同时表演两根双截棍,引起一阵阵喝彩声。
由于第二天就是西方的万圣节,到场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创意游戏的“韦哲国际创意中心”,让孩子们自制画了南瓜的“小丑帽”。
当天现场订报的,除了皇册家园的业主外,还有其他地方的市民,最远的一位从迈皋桥赶来的。皇册家园的物管公司还请来民生银行的工作人员,现场为居民提供反假币宣传服务。
弹古筝的
是10岁的江苏省才艺形象大使
一袭红装轻纱,弹指拨动着琴弦,这是由10岁的任倩带来的古筝曲《渔舟唱晚》,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她已经被选为江苏省才艺形象大使,台上的任倩很是古典范,台下的任倩却很活泼,言谈不时引得大家哈哈一笑。年仅十岁的任倩可谓多才多艺,古筝、肚皮舞、国画、跆拳道样样精通。
活动刚开始,住在皇册家园的5岁小朋友方希冰和奶奶一起找到主持人山佳,要求参加表演。随后,她和奶奶一起唱起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方希冰的奶奶张春秀是“老园丁艺术合唱团”的,来参加活动是想让小希冰能够大胆表演,她还说,他们全家都爱看扬子晚报,她和儿子家各订了一份“扬子”。
社区走笔
业主当众夸“皇册”物业
皇册家园是秦淮区高档住宅小区,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3964平方米,绿化面积3.7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0%。正如业主张春秀在陪孙女表演前所说的那样,皇册家园小区商业服务配套完善,环境优美、被称为秦淮的一颗明珠。小区的物业管理方深圳市莲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多年来为业主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受到业主的称赞。小区曾获“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全省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江苏诚信物业公司”等荣誉称号。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下一篇:陕西秦腔艺术真正飞入百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