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而当这个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栓媳妇橛子戏”遇上传承问题时,当地人开始了现代视角的尝试。
茂腔一唱,
饼子糊在门框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茂腔在高密有着响当当的名声。
“栓媳妇橛子戏”,是因为那时茂腔一唱,媳妇总是看戏忘了做饭、看孩子。
“那个时候,电视并未普及,电影下乡基本上一月轮不上一次,茂腔演出成为群众的主要娱乐活动。”高密艺术剧院院长邹治方告诉记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茂腔不可阻挡地红遍了高密。“茂腔一唱,饼子糊在门框上,锄头锄在庄稼上,绣花针绣了指头上”的民谣,足以形容当时的盛况。
所以,当2011年12月底,由茂腔经典曲目《墙头记》制作成的7集动漫在高密市电视台的四个频道播出,着实让当地的茂腔发烧友和他们的孩子惊喜了一把。
到现在,高密40岁以上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能唱上两句茂腔。尽管娱乐的潮流早已翻了几番,高密艺术剧院每年的茂腔演出仍然能达到150场左右。
“从2011年1月,我们就开始讨论,把茂腔和动漫结合,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进而喜欢上茂腔。”邹治方说,“一年的努力,茂腔动漫《墙头记》在高密试播,反响非常好。”
在年轻文化市场
来一场试验
其实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娱乐文化的风头就开始变化,如今除了京剧和昆剧等外,许多剧种都命悬一线。
根植本地文化的茂腔似乎并未受到现代多元化娱乐的过多冲击。但邹治方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传承问题。
“不能等到断代了,再去着急传承。”邹治方告诉记者,戏曲动漫《墙头记》的制作没有考虑盈利的问题,这仅仅是为了让高密茂腔传承下去的一次探索。
邹治方他们在调研中发现,传统戏曲对年轻人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而观看动漫成为年轻一族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于是,他们建议将戏曲艺术与动漫艺术相结合,借用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传递地方优秀文化精粹,以适应新时代各个年龄和不同层次人员的欣赏需求。
自从有了动漫茂腔的想法之后,邹治方等人开始跟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接触,双方一拍即合,对于动漫茂腔的创新之举抱着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传统茂腔,观众更多的是中老年人;而动漫的受众则是青少年。两者的结合,可以将茂腔推向年龄段更大的人群。“至少先让孩子了解茂腔的旋律。”邹治方说。
不能断代,
就要能接上
将茂腔制作成动漫的过程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顺利。搞动漫的人不懂戏曲,搞戏曲的人不懂动漫,这也成为双方合作一个难点所在。“隔行如隔山,从音乐到板式、再到服饰,里面的分歧太多太多,我们双方不知道因为这个,改了多少遍。”邹治方说,“我们每提出一次意见,他们修改起来难度都很大。”
《墙头记》中主要有8个人物,其中叫虎的角色是以高密四宝之一的泥塑为原型添加的,动漫中包含了高密四宝的缩影。仅仅这一个角色的变化,艺术剧院和动漫学院双方就多次论证,从人物造型到画面设计。“‘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形象就是不知多少人参与论证,才让大人小孩都喜欢,《墙头记》的角色也是反复论证。”
庆幸的是,这些困难并没有成为不可逾越的困局。2011年12月底,采用二维与FLASH结合的制作手法,策划拍摄的7集既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又不乏诙谐幽默的茂腔动漫剧《墙头记》终于有了雏形。在电视台播出后,动漫《墙头记》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茂腔不能断代,就要能接上”,邹治方说,高密40名少年已经在潍坊学院进行为期5年的茂腔戏曲委培,他们都是高密茂腔为未来储备的新生代。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沉醉在文化的馨香里
下一篇:用真汗血宝马《霸王别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