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庄户京剧团
夜幕尚未降临,临淄区辛店街道毛托村文化广场上已挤坐了来自四邻八村自带撑凳的300多名农民群众,他们正在等待着看戏。   原来,毛托村业余京剧团正准备排演《四郎探母》,饰演杨四郎和铁镜公主的正是村支书牛丕亮夫妇。风雨相随30载的老两口就要上演一段“生离别情”,这一下吊起了村民的胃口。   从1951年租赁“文武场”起步到现在拥有投入达15万元的“农民剧场”,从最初的10多个“门外汉”到现在62人的“专业”演员阵容,从村里唱到齐鲁石化公司和外市外区县,毛托村业余京剧团就这样演绎了一个庄户剧团57年的传奇故事。   石立时是毛托村业余京剧团第一任团长,4年前老人永远地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建、毕生奉献的剧团。与石立时一起经历剧团56载风雨历程的78岁老演员刘衍凯告诉记者,剧团成立时正是建国之初,石立时带领乡亲们省吃俭用,并加班加点外出干活筹款,替人送葬的活他们都不知道干了多少。家家户户也开始三块五块钱地挤凑。1951年11月,村里人用自己的肚皮和心血积攒出了一个庄户京剧团。   1982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始唤醒祖国大地,时任团长的刘衍镇带领毛托业余京剧团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在区政府的扶持下,他们从苏州买回来当时价值3万多元的道具和服装,“硬件”终于配上了。这支庄户京剧团开始扬眉吐气,发展也“一发不可收”,《甘露寺》等大戏整出上场,梅尚程荀流派轮番登台,剧团的名气也是水涨船高,并经常应邀到外县市巡唱。   现任团长牛杰民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剧团定期请老师辅导,周二和周日按时排演,并经常和老年大学等单位联合交流演出。62人的演员中,中青年有41人,从11岁的孩子到78岁的老人个个都是“角”。毛托业余京剧团唱新年、唱“两会”、唱“十七大”、唱国庆,每年仅公益专场就有28个。他们还通过从事民间商业演出,每年为剧团创收2万多元,再用来购买行头、置办家什,不断扩大自身“再生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