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尉迟敬德打虎故事说到大平调《敬德打虎》及其他

   尉迟敬德出生于隋末,为反抗隋炀帝的统治,各地军阀、绿林竞起,纷纷举起反隋大旗,为争夺天下,形成山头林立,群雄割据之势。尉迟敬德出身贫寒,从小打猎为生,练就了一身武艺。他一生曾跟随二主,他早年在率先起兵的刘武周部下当兵,刘见他英勇善战,委以重任,作为偏将(民间传说,说他是刘武周的女婿)。后来在李渊父子征伐刘武周时,被李世民的兵马擒获,有人建议把他杀掉,但李世民见他有归顺之意,却坚持不杀。敬德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从此死心塌地的为李世民服务。比如,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杀兄除弟,夺得太子地位,进而登上皇帝宝座的重大事件。尉迟敬德是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参与者,两《唐书》与《资治通鉴》对此事都记载甚详,敬德不仅劝李世民早除建成、元吉,而且还亲手杀害元吉。尉迟敬德一生故事很多,戏曲也有几出,《敬德打虎》《敬德钓鱼》《敬德装疯》等。本文仅结合他打虎的民间流传,及大平调《敬德打虎》这出戏,做一些陈述。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一)民间流传的尉迟敬德打虎故事

  我国古代老虎很多,什么东北虎。华南虎等,不像现在少的可怜,只有在动物园里或偏远的山里才能看到。过去见虎人人害怕,众人群而避之;现在老虎作为稀世珍品给保护起来,打死老虎是违法的。

  我国“虎文化”在各种书中都有记载,民间也广为流传。提到老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儿时从《水浒传》中读到的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回老家探望他的哥哥,来到阳谷县地界,饿了,看到一家卖饭的店铺,挂有“三碗不过冈”的招牌,他却置之不理,又是酒,又是肉的吃了个酒足饭饱。他也不顾店小二的再三阻劝,与别人结伴而行。趁天黑之前,他单身一人来到景阳冈上。谁知,酒力突然大发之时,一只白额虎不期而遇,张开血盆大口要吃他,这一下惊醒了武松,他使尽平生解数,开始把手里棍子打折了,后来赤手空拳,双手将虎头按住,然后抽出一拳,硬是将老虎活活给打死了。他这一次打虎,为百姓除了一害,百姓称他是“打虎英雄”,这一称谓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打老虎”这个词语还在使用,意思不用解释了,已转意到反贪上。

  我国古代除了武松外,还有尉迟敬德、李存孝等人也曾打死过老虎。《水浒传》中的李逵,背着老母亲返回梁山途中,母亲不幸被虎吃掉,李逵将虎杀死,引出来《李逵探母》这出戏来。

  关于民间流传的敬德打虎的故事,至少有三个版本:

  【版本一】浚县屯子乡善化山后面,有一块平平整整的大石板。石板有敬德躺卧的遗迹,人们称它为敬德炕。炕边有敬德放钢鞭的印迹,炕周围还有敬德的马蹄印。多少年来,当地一直流传着敬德在此打虎的故事。

  隋文帝时,尉迟敬德在长安比武,李渊的儿子李元吉看敬德粗野且相貌不扬,就把他赶出了教场。敬德憋了一肚子气,走到了浚县善化山上。他看到这里林木茂密,山高谷深,便想据此占山为王。他刚想躺下歇一会儿,忽然,身边那匹马仰天长嘶起来,敬德翻身坐起,观看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一只吊睛白额猛虎正向这边走来。敬德伸手去抓钢鞭,猛虎已纵身向敬德扑来,敬德就地一滚,翻到了猛虎身后,那猛虎扑了个空,前爪刚一落地,还没有得及折回头来,敬德趁势抡起手中钢鞭照准那猛虎身上打去,猛虎屁股上挨了一鞭。常言说老虎屁股摸不得,猛虎疯狂异常,转过头来又腾空向敬德扑来。他想:李元吉欺负我,你也来欺负我,我哪有那么“熊包”,一肚子怒气都集中到钢鞭上。他转身一跳,趁猛虎前爪落地之时,照猛虎头上打去,顿时猛虎脑浆迸溅,敬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打连两鞭,一脚把死虎踢下山崖,便拉马扬长而去。

  正走时,突然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崖下喊叫:“黑汉休走,你打死我家养的老虎,岂能善罢干休。”敬德还没发现人在哪里,双腿已被绳索套上拉下崖去。敬德心想,此命休矣,可是当了醒来睁眼一看,并没什么可怕的景象。原来是义军首领刘武周的女儿刘月娥仰慕敬德是个英雄,要留他结为夫妻,敬德打死了老虎,却败于女人刘月娥的脚下。敬德从此就投靠了刘武周,当了刘武周的偏将,据说还招为刘的女婿。下面大平调《敬德打虎》剧情与此相似。

  后来,尉迟敬德归顺了李世民,成为他的铁杆干将。下面两个敬德打虎故事,发生在他归唐之后。

  【版本二】在孟津县桂花东路东端,有一道约500米长的土岭。岭半腰住着游王村的十几户人家。当地人把这道岭叫杀虎岭。附近村庄流传着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敬德在此打虎救主的美丽传说。

  武德三年(620年) 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征隋洛阳守将王世充,在邙山北麓安营扎寨。九月,刘武周的一些旧将相继叛变逃走。唐朝诸将对尉迟敬德也怀疑起来,认为尉迟敬德必叛。九月二十一日清晨,李世民刚进军门,房玄龄便迎上来对他说:“屈突通将尉迟敬德抓起来了!”李世民对屈突通发了话, “敬德是真心诚意地归降我大唐的,他怎么会反叛我们呢?立即把他放了!”

  当天下午,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和五百名精骑来到北邙山的南麓侦查。在山梁上眺望了一阵东都城内的景况,勘察了一番城里城外未来战场的地形。他们来到一片槐树林,在这里射猎野物。猛然间,从山林中窜出一条吊睛白额的老虎。敬德已经有打虎的经验,三鞭过后,老虎被打怕了,撅着尾巴就跑。尉迟敬德正打在兴头上,一口气跑出二里多地,老虎跑到一个较高的山岭上便没了气力。尉迟敬德哪里肯依,策马扬鞭竭尽全力迎头猛抽,几鞭下去,那老虎被打的皮开肉绽面目全非。

  将士们稳定下来,急忙去找李世民,却不见踪影。尉迟敬德和将士们四下观望,发现岭下有一庙宇,紫气盘旋、祥光环绕,急忙进入搜寻,发现房梁上盘着一条金龙,众将士连忙跪拜,李世民这才现出人身。原来毫无戒备的李世民由于被猛虎惊吓,现出了天子真身,化作一股紫烟藏在了庙里。

  后来,人们把北邙山上尉迟敬德打虎的那道岭叫“杀虎岭”。把李世民显现天子真身的那座庙改名“显神庙”(在游王村北,仅存庙房一间,庙内尚存将军头盔图形一处)。把发现老虎的那片槐树林称“槐树岭”(游王村东北2公里处,现在是个自然村)

  【版本三】相传,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讨伐高丽,海上的出征路线就是从荣成过的海。

  李世民率领东征的军队来到荣成伟德山南,有一天猛然间,从山林中窜出一条吊睛白额的老虎。大将尉迟敬德上前抱鞭转身上马,直赴前军。三鞭过后,老虎被打怕了,撅着尾巴就跑。尉迟敬德正打在兴头上,哪里肯放?策马便追。

  老虎跑到今寻山街道黄家庄村的后山便不行了,尉迟敬德哪里肯依,上去又是几鞭。打死老虎,李世民遂命在老虎死的地方,掘土埋虎,并在埋老虎的上面建造寺院,借此镇虎,意思是利用寺院镇住一方妖孽。这寺院,因地下面埋的是老虎,用老百姓的话说是用老虎来打寺基。寺院遂得名“虎础寺”。虎础寺建于唐代,北京城则建于元朝,晚了六百多年。当地有歌谣:“先有虎础寺,后有北京城。”

  (二)大平调《敬德打虎》资料

  大平调传统剧目《敬德打虎》,又名《敬德吃粮》、《刘玉娥盘山》。写尉迟敬德投军于齐王李元吉,元吉疑其应梦为不祥之兆,重责尉迟敬德四十军棍,将其赶出营门。敬德愤懑,路过浚县善化山,见一樵夫被虎追赶,即打虎解救,后跨虎尸倚山而眠。刘武周之女刘玉娥行围至此,与敬德大战,后慕尉迟敬德武艺超群,将其留在营中。浚县城西北三十余里之善化山,尚有传说中敬德打虎跨虎而卧之青石遗址。豫剧、越调、宛梆、大弦戏、怀调、五调腔亦有此剧目。

  此剧解放以后很少演出,消失近60年。经过大平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德平的回忆和女婿朱中月先生的努力,去年大平调《敬德打虎》的剧本终于整理成功。然后由李德平父女开始排演,并多次征求老艺人和老观众的意见,至2014年年底基本上恢复完成。

  2015年4月14日晚上,李德平同女儿在浚县北大街将《敬德打虎》搬上了舞台,使这一失传多年的大平调传统剧目终于重新与观众见面。

  (三)《敬德打虎》为“破台戏”常演剧目

  所谓“破台戏”,即旧时新戏台建成之后演的第一场戏。《今乐考证》上记载: “初建戏台,开锣第一日前夕,跳鬼神,在午夜,伴以小锣、堂鼓,杀鸡滴血。取鸡头连同破台符钉于台之正中,彩绸裹鸡首,放鞭炮,撒五谷。”破台戏的主要活动,一般在演出前头一天举行,大多于头天晚上午夜前后举行破台仪式。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