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护戏曲国粹 传承中华文脉——西安传统戏曲传承发展侧记

国粹秦腔,中国戏曲鼻祖。如果严格从唐代教坊和梨园时代算起,中华戏曲已绵延1300多年而不衰绝。网络时代多元文化并存冲击,使得戏曲从风行千年的大众文艺,日渐囿于一隅,日渐成为小众的艺术形式。在这样艰辛的状态下,戏曲依然在中华戏曲发源地西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之后,全国上下,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大的责任。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魏民洲的指示要求,市委宣传部不断加大秦腔传统经典剧目复排的扶持力度,从去年起先后复排演出了10多部经典秦腔折子戏,今年更是参与推动秦腔《双锦衣》的复排工作,充分发掘了传统经典剧目的精神内涵和广泛影响。

  易俗精神,凝聚着无尽的心血与奉献

  “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这是西安秦腔剧院百年易俗社精神内涵的最佳注解。

  穿越近一个世纪,文学巨匠鲁迅与同乡剧作家吕南仲均已作古,但吕南仲邀鲁迅看的那出《双锦衣》还在。这两日,吕氏曾孙吕建中头一次坐在易俗大剧院的剧场,亲眼看到家中那本脆软泛黄的老剧本《双锦衣》,被戏台上过百生、旦、净、末、丑真实地演绎着,顿有时空交叠之体味,瞬间百感交集。

  继承老社长吕南仲留下精神文化遗产的,是易俗社一众老艺人,当年的那些角儿们——76岁的王芷华、78岁的张宁中、80岁的郭葆华、75岁的张咏华、76岁的任慧中、75岁的孙莉群、72岁的姜云芳、72岁的桑梓,78岁的陶隆,老人们岁数相加,足足超过了600岁。

  23年前,他们曾在戏台上演绎过《双锦衣》中的悲欢离合。如今,剧本散失不知所终,他们就在蒙尘的录音带里、玻璃字幕里、早年登台的记忆里,按图索骥将遗失多年的剧本一点点找了回来。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立在台上的《双锦衣》。

  95年时光流逝,《双锦衣》第8度登台。6月15日晚易俗大剧院的首演现场,合计年龄超过600岁的老人们组团在后台监场。当年戏台上风流恣意的名角儿们,此刻都甘愿做后台最忙碌的“杂工”。

  台前一丝不苟、流光溢彩,台后则忙乱一团、甘苦自知。戏台上下场切光的瞬间漆黑无比,75岁的孙莉群便拿着小手电筒,立在身后给年青一代的演员们照亮上台之路。老人还监督着上下场道具、候场演员等诸多杂务。75岁的张咏华搬着一个小凳子端坐在侧幕的台口,凝望着监视器,和着演员唱词敲击字幕,一句不敢怠慢。

  76岁的王芷华穿梭在后台一刻不停,督促演员化装、候场,把控整部戏的节奏流程,还要仔细观察着演员台上细微的表情与身段,一一记录。78岁的张宁中、80岁高龄的郭葆华、76岁的任慧中坐镇七八平方米的盔帽间,用犀利的眼神注视着进进出出的大小角色,正冠、扎靠、系绦子,细节不对,重新来过……这是易俗社载入史册的演出,老人们根本顾不得年事已高,每晚就这样熬在后台,一熬便是四五个小时。

  散场时接近午夜,老艺术家们推着自行车消失在夜幕里的背影,令人唏嘘。

  上世纪40年代,如今78岁的戏迷许老先生第一次走进易俗社听秦腔,当半个多世纪的记忆重回眼前,他惊觉秦腔剧目还是当年的经典,虽然舞美、灯光、字幕早已超越了当年的煤油灯、一桌二椅及旧幕布,但唱念做打还保留着易俗社初始的味道。这说明这一代秦腔人坚守着对传统文化精粹的敬畏之心,政府、剧社在当下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人力、财力,挖掘经典之作,修葺剧社和剧院,这是对国粹的珍重、呵护。秦腔,在这一代手中绝不会断了根。

  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著名文艺评论家赓续华表示,这次《双锦衣》的复排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在当下整个的剧目创作中有一定的引领意义。这出戏让中国的戏曲人重拾文化自信。因为,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极致的东西叫经典,经典不仅仅可观可赏,它代表了文化倾向,这种倾向可以影响人,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来自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的记者盖特是资深歌剧迷,意大利歌剧兴盛仅数百年历史,影响力却波及全世界,他赞秦腔有着非常强烈的文化冲击力,“百年易俗社在中国经济大发展时期,非常安静地深度挖掘了中国的根脉文化,同时也找到了中国戏曲中的兵马俑,值得敬佩”。

  抢救性保护一批秦腔活化石

  在非遗保护这一新的文化语境下,戏曲界提出要敬畏传统,原汁原味地保留传统剧目的理念盛行起来。

  古建保护讲究修旧如旧,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戏曲是流动的艺术,毕竟还需适应时代潮流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吸引观众坐进剧场才有前途。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总经理雍涛告诉记者,易俗社的经典老戏是其独门绝技,更是几代戏迷的记忆。所以我们对戏曲一定是以敬畏传统之心在进行传承,随意改编、脱胎换骨,丢弃百年品牌的味道一定是失败的尝试。

  2012年初,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举办了易俗社百年庆典系列活动,复排了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的经典剧目《双锦衣》《游龟山》《三滴血》《火焰驹》《夺锦楼》《翰墨缘》《软玉屏》等30余部戏。此外,还举办了“易俗百年”图片展览,编辑出版纪念文集、邮集、画册,举办“易俗社优秀经典剧目展演月”,拍摄了大型电视纪录片《百年易俗社》等。秦腔剧院还组建了“艺术委员会”,特聘50余位还健在的西安市秦腔界老艺术家为艺术顾问,将陆续复排一批秦腔传统名剧,为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作出贡献。

  民国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范紫东先生名作《三滴血》《颐和园》,孙仁玉先生的《将相和》《柜中缘》,高培支先生的《人月圆》《宦海潮》等以及李桐轩等众多名家剧作手稿,还有一批已有百年历史的老剧本,以及易俗社保存的秦腔剧本档案1086卷(册)、社史档案326卷(册)、照片上千张,都是异常珍贵的史料。去年,西安秦腔剧院联合西安市档案馆,对秦腔剧本剧照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加工,抢救性地保护了一批文物,这些档案资料不仅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另一个角度也见证了西安的历史变迁。此外,三意社首批217卷剧本档案也开始进行数字化加工。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守住中国本色的文脉,才能绽放独特之光彩。去年3月,作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的西安易俗社,正式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易俗社是我国戏曲文化演变发展的活化石。成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它在剧本创作、人才培养、剧社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善的制度机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宝贵遗产。”时任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表示。

  文化经久不衰的传承,毕竟要靠下一代。如今,戏曲剧场里虽有年轻观众,但比例并不乐观。年青一代与秦腔之间一直缺乏相互了解的渠道,再不亲近,只能越来越陌生和疏远。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戏曲人也在尝试着与高校结盟,让戏曲进入象牙塔,让青年学子亲自感受传统文化的形态与特征,这似乎是眼下争取年轻观众的唯一途径。6月23日晚,百年名校西北大学与百年易俗社再续前缘,共同向外界宣告:西北大学易俗社戏曲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其实早在1924年7月,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佥事的作家鲁迅先生,在西北大学讲学期间,曾应易俗社社长吕南仲之邀,观看了《双锦衣》等5部秦腔,更将在西大讲学所得50元大洋捐给易俗社排演新作。91年沧桑变迁,文脉未断。百年西大是人文学府,百年易俗社是秦腔学府,两所百年学府联姻传承、抢救国粹经典的力量更胜以往。为今后秦腔的研究、发展、传播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全力推动秦腔艺术走出去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传统戏曲传承保护方面给予了多方位扶持。去年的全市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市委宣传部和文广新局、文联、剧协策划开展了各类活动,精加工复排了《虎口缘》《二进宫》《水淹泗州》《小宴》《裱花》等十多部折子戏进行惠民演出,让基层百姓沐浴在传统文化之中,给寻常百姓生活之余增添了诸多乐趣。2005年7月,西安市艺术研究所和市戏剧家协会创办了《大秦腔》杂志,目前已连续出版发行43期,受到了秦腔研究专业人士的重视和广大戏迷朋友的喜爱。

  此外,全市宣传文化事业资金还给予秦腔剧院和各县剧团大力支持,每年市委宣传部都为西安市秦腔剧院提供150万至200万元的资金扶持,并出台了《关于发展繁荣秦腔艺术的实施意见》,从政策等各个方面大力扶持秦腔事业的发展。曲江新区也在传统戏曲传承保护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每年给予秦腔剧院创作生产基本经费1500万元左右,以保证其不断传承创新发展。

  历经3年多,由西安市政协和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共同策划,西安市政协文史委员会、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出版社、西安秦腔剧院有限公司通力合作的系列丛书《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完稿。该丛书是我国目前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剧本搜集整理保护工程,由西安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十余位年逾花甲的老专家,废寝忘食,凝注心力编纂而成,纵跨百年、横揽西安四大秦腔社团舞台演出剧本,收录了新中国建立后西安市辖的易俗社、三意社、尚友社、五一剧团四大著名秦腔社团上自清末、下至二十一世纪初近百年来曾经上演于舞台的保存剧本,承载与呈现着古都西安百年的秦腔史。

  今年,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迎来了百岁寿辰,演员们正在恢复排演传统名剧《玉堂春》《五典坡(前后本)》《化墨珠》《娄昭君》四出大戏,只待百年盛典时献给观众。没有易俗社、三意社那样的强大实力,相对“草根”的西安市豫剧团靠20万元就排出了大型古典豫剧《陈三两》,而如此节约的花费,却依然将舞台打造得古朴典雅,以脱俗的视觉效果取胜,开演即满座。“三上央视一鸣惊人,二进清华创造奇迹”。相对于国家正规院团,陕西周至秦腔剧社是真正来自民间的剧团,剧团都是90后的娃娃们,条件之艰苦令人难以想象,娃娃们一年四季走乡串户,田间地头、简陋的露天戏台就是他们挥洒青春的舞台,一年将500多场戏送至千家万户。他们坚守秦腔,靠的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每当说起这些,社长田满洲总会泪水盈眶。然而,谁都没想到娃们能走进央视演播大厅,在《一鸣惊人》总决赛现场,以精湛的技艺与全国77支参赛专业戏曲团队激烈PK,最终与京剧一票之差荣获全国亚军。这个草根剧社还应清华大学之邀,两度进入清华园,将秦腔艺术介绍给最高学府的骄子们。

  据了解,目前全市参加惠民演出的戏曲剧团已达25个,其中包括周至县剧团、高陵县剧团、长安区剧团等秦腔剧团12个,全市各村镇、社区自发组织的戏曲自乐班2000多个,还有西安艺术学校、周至艺校等培养戏曲专业人才的学校4所。此外,全市每年的惠民演出已达1000多场,演出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下一步,市委宣传部等文化主管部门将继续把秦腔艺术传帮带的经验形成常态化机制,加大对秦腔非遗传承人团队的保护,并以筹备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为契机,培育新人、创作新戏,组织做好秦腔《易俗社》的创排工作,通过顶层设计、项目扶持等方式,推动传统剧社投入扶持机制转化,积极推动秦腔艺术“走出去”。

 

三意社梅花奖得主张涛、侯红琴主演的秦腔《曹植》剧照

 

秦腔折子戏《藏舟》剧照

 

秦腔老艺人任慧中给年轻演员示范动作

 

周至县剧团演出的秦腔《母子恨》剧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