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海100公里的常熟,坐落着一处游人如织的风景旅游区——沙家浜。随风摇曳的芦苇,曲折幽深的芦苇荡,吸引诸多游人驻足。除了景色优美外,沙家浜还是一个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坐落着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但是,那些熟悉阿庆嫂、胡传奎、刁德一等角色的游人也许不会知道,这片美丽的土地,原名叫做“张家浜”,而改名为“沙家浜”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改名的缘起,则是那出家喻户晓的沪剧《芦荡火种》以及后来根据沪剧移植改编的现代京剧《沙家浜》。
深入生活 “火种”萌发
谈到沪剧《芦荡火种》的诞生,不得不提一个名字——时任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党支部书记、副团长的陈荣兰。在担任人民沪剧团团长之前,陈荣兰曾是新四军浙东纵队政治部政工队的一名骨干,对于军旅生涯,她有着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怀。新中国建立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在旧社会过来的沪剧演员对新政权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并希望通过舞台创作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为舞台注入艺术的活力。陈荣兰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排演一出部队题材的沪剧,带着这样一份真挚的情感,她和合作伙伴们搜集了许多有关抗日战争的创作素材。
1959年初,在搜集到的众多材料中,一篇由战地记者崔佐夫撰写的报告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名伤病员斗争纪实》吸引了主创人员。文章记述了1939年前后,新四军6师18旅52团一批留在阳澄湖畔芦苇荡里的伤病员的经历。大家都认为这个题材不仅生动感人、故事性强,又是发生在江南一带,非常适合沪剧演出。
确定了题材之后,人民沪剧团上下全力以赴,由陈荣兰带队,从主创人员、主演到群众演员、后勤人员集体前往常熟20军59师体验生活长达三个月之久。据时任20军59师后勤部部长汪孝贤回忆,当时整个《芦荡火种》剧组成员和战士们一同训练,摸爬滚打,实弹演习,完全按照部队新兵标准要求。剧中刁德一的扮演者邵滨孙还在59师当过三个多月营长。阿庆嫂扮演者丁是娥等演员还被评为“五好战士”。不仅艺术家们认真对待,战士们豪爽的性格和严格的军旅生活也让张清、陆敬业等演员收益良多,就连在剧中担任“小角色”的年轻演员同样感到新鲜。操练之余,他们白天下河游泳摸鱼虾,晚上就露宿野外体验生活,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无论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的老演员还是初出茅庐的小演员,这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方式,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40多年后,暮年的邵滨孙还曾满怀感慨地回忆说,“《芦荡火种》创作过程中的那段岁月,让他深切体会到文艺创作必须要走进群众、深入生活。”
一同下生活的主创人员中,少不了的就是之后该剧的执笔文牧老师,面对着广阔而丰富的生活,文牧很快写出了初稿,取名为《碧水红旗》。受到18旅政治部主任刘飞将军回忆录《火种》的影响,1960年初人民沪剧团首次上演时定名为《芦荡火种》。《芦荡火种》集中了当时人民沪剧团最强大的阵容。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导演杨文龙,丁是娥饰阿庆嫂、石筱英饰沙奶奶、解洪元饰陈天民、张清饰郭建光、俞麟童饰胡传奎、邵滨孙饰刁德一。李廷康、陆敬业、诸惠琴、许帼华、贡中浩等在剧中分饰重要角色,音乐设计万智卿、沈开文、何树柏,舞美设计魏征,灯光设计蒋鉴明。
“火种”燎原 传遍全国
1960年1月,《芦荡火种》首次公演于上海共舞台,首演即一炮打响,广受好评。演出不仅在上海引起巨大反响,也引起了北京的关注。1963年年底,上海市委接到北京市委电话,邀请《芦荡火种》剧组前往北京为北京京剧团演出两场。此次邀请是由中央文化部和北京市市委共同发出的,规格之高在当时极为罕见。到达北京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彭真、薄一波、罗瑞卿和张鼎丛等亲临观看,给予很高评价。陈毅同志出访路过上海,特意观看了沪剧《芦荡火种》。此后,毛泽东主席也观看了演出,认为从剧目反映的革命历史阶段看,剧名改为《沙家浜》更好。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剧名由此诞生。
为了把沪剧搬上京剧舞台,北京京剧团与人民沪剧团展开了“兵对兵将对将”的交流学习。京剧编剧汪曾琪、杨毓珉与文牧交流,而肖甲、迟金声与沪剧导演杨文龙交流。扮演阿庆嫂的赵燕侠向丁是娥学习;扮演刁德一的马长礼向邵滨孙讨教;扮演胡传奎的周和桐向俞麟童学,扮演陈天民的刘雪涛向解洪元学……在此过程中,彼此还结下深厚的情谊。多年后,马长礼回忆起当年跟随邵滨孙“学戏”的经历,依旧充满感激之情:“我排的时候他(邵滨孙)跟我说步位,有的地方邵滨孙老师干脆就到台上表演给我看。他对我的指点真是一丝不苟……”在邵滨孙舞台艺术六十年的专场演出中,马长礼还风趣地对邵老说:“你才是刁德一,我是刁德二啊!”同样对沪剧充满钦佩之情的还有赵燕侠。在她看来,丁是娥的表演随意自然,一个背躬、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戏,就是那个“老板娘”的样子。
从北京载誉归来,1964年春起,《芦荡火种》在美琪大戏院向上海观众作汇报演出。一开始只是打算作短期公演,谁知欲罢不能,要求看戏的观众络绎不绝,结果这一演就是9个月,总共演了310场,观众达51万多人次,打破了解放前和解放以来上海各戏剧剧种上演场次的纪录。当时《解放日报》曾以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突出报道这一消息。据剧院一些老同志回忆,这个戏在美琪演出期间,剧场周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门口“客满”的红灯高挂,等退票的人站到十多米远。据统计,1960年至1964年,《芦荡火种》累计演出580场,观众达82万人次,创造了沪剧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
在频繁的演出过程中,主创团队也对剧目进行不断修改。据陈荣兰之女阮微兰回忆,从1960年首演到1963年末,沪剧《芦荡火种》至少经过三次大的修改。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将全剧主人公由最初剧本中的茶馆店老板改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老板娘——阿庆嫂。这一改动主要是考虑到原剧本中男性角色较多,因此将女一号设置成为女性。而阿庆嫂最初是叫“阿兴嫂”,考虑到“兴”字在沪语中是闭口音,念起来不够响亮,由陈荣兰提议,改名为“阿庆嫂”并流传至今。
为了演好阿庆嫂这个人物,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也颇下了一番苦功,甚至还走了一些“弯路”,一开始,丁是娥觉得阿庆嫂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作掩护,她身上应该有一种江湖气。为此,她特别去观察、模仿生活中接触过的茶馆小开娘(即茶馆老板女儿)的动作。但是观众却认为她演得不太像。这让她觉得非常困惑。反复研读反映地下斗争的书籍后,她又在下生活时向部队侦察英雄讨教,了解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丁是娥多次和编剧、导演、其他演员商议。渐渐地,阿庆嫂的形象在丁是娥脑海中丰满起来,她感到在茶馆老板娘和地下联络员之间,不能以偏概全,使人物失去了主心骨。阿庆嫂的服装、扮相、一举一动,确实要像茶馆老板娘的样子,应酬敌人时也会带几分江湖之气。但是在心里,阿庆嫂却把敌人恨之入骨,时时刻刻寻找机会解救伤病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只有理解得深才能表现得准。心里有了一根弦,表演上才能有所体现。在以茶馆老板娘身份和胡传奎、刁德一周旋时,丁是娥在表演上的原则是不卑不亢、不温不火、注重分寸、恰到好处。
特殊岁月 “火种”不灭
正当《芦荡火种》的演出如火如荼,从演员到观众都沉浸在创作和欣赏带来的巨大快乐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击碎了美好的现实。主创、主演被打倒、“火种”被生生掐灭。但即使是在万马齐喑的氛围中,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依旧以其超乎想象的顽强生命力,在恶劣的环境中寻求发展、生存的空间。
1973年,由人民沪剧团和爱华沪剧团合并成立上海沪剧团,创作和演出依旧举步维艰地坚持着。就是在这一年,沪剧《沙家浜》被搬上了舞台,这一次阿庆嫂由二十岁出头的青年演员们担任,诸惠琴、沈惠中、陈瑜、马莉莉都先后演过。剧本则是完全根据“样板戏”《沙家浜》进行的沪剧“翻译”。原沪剧中“办喜事”的经典情节被删去了,阿庆嫂这一人物形象,也因为某些专家认为过于突出个人因素而被削弱。“开方”一折中一语双关的巧妙设计和流传广泛的解派唱腔,被较为简单地处理成阿庆嫂把胡司令支开后,急命沙四龙、沙奶奶注意敌人动静,程谦明与阿庆嫂小声交谈,直接把消息传递给阿庆嫂等。与此同时,政治宣传的色彩更为浓郁,如阿庆嫂被困茶馆,不能给同志们带去消息,伤员们还在芦苇荡中苦苦坚持,她感到困难重重,这时耳边仿佛响起了《东方红》的乐曲,她顿时感觉信心倍增,接唱:毛主席,有您的教导,有群众的智慧,我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再如第七场着墨写的斥敌,王福根与胡传魁的正面交锋,王福根痛痛快快的骂了胡传魁,最后被压下,幕内王福根还高呼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群众高呼“打倒汉奸卖国贼”。这些,都可以被视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从文本的角度,这一版本的沪剧《沙家浜》似乎“京味浓郁”。那时候阿庆嫂原主演丁是娥尚未“解放”,据马莉莉回忆说,尽管沪剧《沙家浜》是根据京剧改编的,但自己在演出时,主要还是参照了丁是娥老师的表演,而以京剧名家洪雪飞版本为辅助。对于那个年代的沪剧观众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满足。
1980年5月。距离当年《芦荡火种》首演过去整整20年后,上海沪剧团再度复演《芦荡火种》。这一次的演出基本沿袭了首演本的原班人马与原剧本。丁是娥饰演阿庆嫂、石筱英饰演沙奶奶、邵滨孙饰演刁德一、俞麟童饰演胡传奎。在这一次演出中,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陈天民”解洪元的缺席。1978年,解洪元因为重病无奈切除声带,告别了他钟爱的舞台。但是在这次演出中,他虽然无法再次登台与热爱他的观众见面,却依旧拖着病体尽心尽力地辅导学生汪华忠。虽然口不能言,却用气声、眼神、用动作,用手中的一支笔传授着自己多年积累下的舞台经验。除了汪华忠之外,不少中青年演员也在《芦荡火种》中崭露头角。如诸惠琴担任B组阿庆嫂。徐伯涛饰演郭建光。而74届沪剧学馆毕业不久的青年演员孙徐春、茅善玉等也在剧中出演配角或担任群众演员。因此,这一次演出除了让观众遥想起当年演出盛况外,还带有沪剧经典剧目传承的重要意义。
世纪新声 “火种”重亮
作为沪剧经典保留节目,在此后的岁月中,《芦荡火种》中的不少片段一直以各种形式不断上演,尤其是其中“开方”、“智斗”等片段,更是成为沪剧演员的“必修科目”。至于曲调欢快流畅的“办喜事”,作为沪剧的经典流行唱段,也是各类晚会、演唱会上极受欢迎的曲目。
但是,对于沪剧人来说,将《芦荡火种》完整地再现于沪剧舞台,却是一个始终不曾放弃的梦想。这,不仅仅是对于一出经典剧目的致敬、对于一代艺术家的致敬,更是对于一种历史的致敬。始终与时代同行的沪剧艺术,也始终不曾忘却那些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
2001年,为纪念建党80周年,上海沪剧院演出沪剧《芦荡火种》,由马莉莉扮演阿庆嫂,邵滨孙、王明达分别扮演刁德一,王明道扮演胡传奎,孙徐春扮演郭建光,陆瑛和王姗妹扮演沙奶奶,汪华忠扮演陈天民。同时推出新人版,由吕贤丽、朱俭、金玉明等主演。2004年该剧参加中国戏曲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获得“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在新世纪演出这样一出当年的“原创剧”,今天的“传统剧”。主创团队对于人物也有了更深刻、更人性化的了解。当时人到中年的马莉莉再次出演阿庆嫂,已不再是21年前那青涩的模样。对于人物,她感慨万千。“年轻时演《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我注重刻画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完美主义者;而今再演沪剧《芦荡火种》里的阿庆嫂,我必须挖掘英雄人物‘人’的一面,刻画她的可信可爱。”为此,当演到阿庆嫂被押解下场时。马莉莉稍停片刻、回了回头、向战友们默默一瞥,而后挺了挺腰,走了。这样一个细节,让马莉莉的阿庆嫂立起来了。这一年的《芦荡火种》,不仅让许多曾经看着丁是娥、石筱英、邵滨孙、解洪元等艺术家的表演一路走来的老观众潸然泪下,也让更多新走进剧场的年轻观众感受到了亦刚亦柔的沪剧魅力。
岁月荏苒,沪剧人心中的那份情,永远不会黯淡。2015年7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刻,《芦荡火种》那熟悉的旋律又将在沪剧舞台唱响。这一次,我们将要看到的是一群年轻的全新面孔,阿庆嫂将由70后程臻和90后洪豆豆分别饰演。而我们感受到的,依旧是那份永恒不变的情怀。这份情,是对于那段峥嵘岁月、那些为今天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的缅怀;那首歌,是对于艺术、对于传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无私无悔的奉献。
春去秋来,只要源头活水在,芦苇深处的歌声依旧响亮……
(本文参考褚伯承、何慢等相关文章撰写而成)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