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

1.安庆黄梅戏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民国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咸丰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安庆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安庆黄梅戏的艺术特色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黄梅戏的类别主要有花腔和平词。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

  2.湖北黄梅戏

  湖北黄梅戏今天的发展,与18年前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句口号密不可分,这句口号就是“把黄梅戏请回娘家”。 在这一口号的指引下,湖北省围绕振兴黄梅戏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从安徽安庆聘请了部分黄梅戏演员;把黄冈地区的大部分楚剧、汉剧团纷纷改为黄梅戏剧团;成立了黄冈艺校,专门为黄梅戏培养后备人才。黄冈地区创作的两台剧目《於老四与张二女》、《银锁怨》先后在北京演出14场,得到观众好评;1995年,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未了情》和古装戏《双下山》,在安徽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上获得优秀演出奖,主演杨俊、张辉获表演金奖。《未了情》还获得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创作奖。

  为了提高本省黄梅戏的整体艺术水平,湖北省文化厅与黄冈市政府决定每三年举办一次黄梅戏艺术节。经过5届艺术节的推动与磨砺,创作出了《冬去春又回》、《请让我做你的新娘》、《春到江湾》、《春哥传》等优秀剧目,培养出了郭华阳、周洪年、段秋萍等一批黄梅戏新秀。

  谈到湖北18年来为黄梅戏做出的努力,湖北省剧协主席、演出协会会长阮润学感慨地说,18年来,湖北在成立院团、抓剧目、引进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渐在人们心中奠定了湖北黄梅戏应有的位置。至于能否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怎样才算请回娘家?这个问题很难界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们的目标是,与安徽黄梅戏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2007年 9月6日至17日,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在黄冈武穴市举办,湖北省黄梅戏剧院、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黄冈各县(市、区)专业剧团和安徽省部分黄梅戏院团的15台新创剧目参加了演出。在为期10天的节会上,《六尺巷》、《老屋春秋》、《同在阳光下》、《百丈崖的女儿们》、《奴才大青天》、《风花雪月》等黄梅戏你方唱罢我登场,集中展示了湖北黄梅戏创作的整体实力。

  “罗田、黄梅、武穴这几个县市的参演剧目与安徽安庆的水准不相上下,湖北黄梅戏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看完演出,艺术节评委之一、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朱飞跃这样评价湖北的黄梅戏。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是当年湖北从安徽“招兵买马”过来的,一来便成了湖北黄梅戏的主力。谈到湖北黄梅戏这18年,杨俊感言:“为一个地方剧种坚持耕耘18年、连续办6届艺术节实属不易,湖北人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佩服。”
也有部分理性的学者指出黄梅应尽早走“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老路。曾经一度,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套路,风靡一时,此风尚未熄灭。有时我们坐在汽车、火车上,透过车窗,常常看到路旁挂着“欢迎到孔子家乡来投资”、“欢迎到六朝古都来投资”之类的横幅标语,以及什么“茶文化节”、“酒文化节”、“美人文化节”、“瓜子花生炒货文化节”之类的文化经济一体化闹剧不断上演。这种做法,无非是通过“文化”诱饵,招揽经济投资者。这种做法也不是绝对不可用,但要从实际出发,看准目标,估价好自身的实力。有些地方,看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想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想法没有错,但要知道,文化产业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如果把世界经济产业比作金字塔,底部是农业,中间是制造业,顶端是文化产业。当今世界居金字塔顶端文化产业者,当属美国。在国内也是这样,文化产业不是你想搞就能搞得起来的。比如,以黄梅戏为文化产业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安徽省安庆还有些基础,有这个可能;而湖北的黄梅县就不要硬着头皮硬顶着上了。黄梅县想摆脱黄梅是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鸡肋”的尴尬局面,以“黄梅戏”作为文化产业的龙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发展思路,还是早一点调整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新整合社会资源,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简介

下一篇:黄梅戏的花腔

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