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三位老人三十年创作戏曲剧本《武训舍情》

  11月12日,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会议室里,无场次戏曲剧本《武训舍情》专家论证会正在举行。

  令人惊叹的是,创作这个剧本的是三位银发老人——郭银慧、徐士瑞、任金光。这三位老人都是冠县人,与历史上的武训是老乡。

  经过三十年的挖掘和整理,他们终于完成了这部无场次戏曲剧本,并且得到山东省艺术专家的好评。

  三位老人眼中的武训

  武训(1838-1896),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生在山东堂邑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也就是今冠县柳林镇武家庄。武训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家里排行老七,所以,这个没有文化背景的家庭给他了一个名字:武七。

  武七,也叫武豆沫,他之所以后来有一个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名字:武训,是因为他依靠行乞创建了三处义学,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训。

  武训是一个苦孩子,7岁丧父,因为家里极度贫困,不得不流浪各地乞讨。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因为武训没有文化,目不识丁,雇主以假账欺骗他,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武训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竟然病倒了。

  这武训虽然没有文化,却又跟犟筋。他在吃尽文盲苦头之后,决心行乞兴学,20岁时,他不再当佣工,而是再次成为了乞丐。

  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七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他头发脏乱,面目污黑,烂衣遮体,却很快乐,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乞讨。几年下来,这个被别人看来怪异的乞丐,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30岁时,在馆陶、堂邑、临清3县置地300余亩。光绪十四年(1888)与杨树坊在堂邑柳林镇创办崇贤义塾,次年与了征和尚在馆陶杨二庄创办义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与会门首领施善政在临清镇创办义塾。山东清廷封其为“义学正”,赐给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武训死后,山东巡抚袁树勋奏准“宣付国史馆立传”,建忠义专祠。

  武训是传奇式历史人物,他的故事不仅仅在当地流传,特别是在文革时期,武训出现在全国荧屏上,随后,武训作为一个反面形象传遍全国。近几年,武训行乞办义学的精神再次被褒扬,这个曾经蒙冤的历史人物终于被还原了真实事迹。

  今年62岁的郭银慧、78岁的徐士瑞和80岁的任金光对这位冠县老乡格外有感情。在他们眼里,武训就是“奇人”。

  郭银慧说,武训终生行乞办了三处义学,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奇思、奇行结出了奇果,称得起是一位历史奇人。武训的社会贡献不仅仅是在生前办了三处义学,更为突出的是他死后至今引发的思辨、研究、争论和探讨。武训只是一个乞丐,不是什么圣人和先哲,他是特定时代、特定情境下生长在鲁西的一位有血有肉的人,他心无旁骛的执着正是中华民族永不言弃的优秀品质。

  三十年写成戏曲剧本

  郭银慧、徐士瑞和任金光都是土生土长的冠县人,和历史上的武训是老乡,他们都是一辈子爬格子的人,浓浓的乡土情结把三人连在一起。

  郭银慧说,对武训的创作冲动始于一本书。1985年,生活在冠县的徐士瑞和任金光来到聊城地区文化局戏研室见到了郭银慧,谈起了当时在很多人心中还忌惮重重的武训。当时,郭银慧拿出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编印的《文艺批判材料》。

  正是这本书,让他们欣喜过望,因为他们终于在“批判”的背后,读到了活生生的武训。通过电影《武训》剧本,以及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大量的奏章、呈文、题词、诗文和评论,三个冠县人在历史的迷雾中看到了真实的武训,他们觉得应该用文学形式呈现这样一个曾经被冤屈的有血有肉的千古奇丐。

  接下来的30年,徐士瑞和任金光和另一位作者曾经创作了20集电视连续剧《武训》,并且由济南电视台拍摄播映。徐士瑞先后创作了《武训推磨》、《武训立志》、《武训祭母》、《武训拒婚》等4部独幕剧,并且搬上了舞台,同时,徐士瑞还创作了9场戏曲《大爱武训》。任金光搜集整理的《武训故事》也入选省级非遗,并且创作了长篇山东快书《武训传》。

  这30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郭银慧虽然创作了多部戏剧,并且成为国家一级编剧,但是,他一直没有创作关于武训的戏剧,心里总是感觉有些遗憾。

  郭银慧退休后,三个人再次聚首,并且相约创作一部武训的戏剧。经过三个人两年多的创作,《武训舍情》剧本终于呱呱坠地。

  郭银慧介绍说,“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没缠丝”,这是武训的表白,也是武训理智与情感纠结的嘶鸣。三位作者正是从武训的感情角度,从侧面塑造武训终生行乞办义学的执着精神。

  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武训舍情》是一个无场次戏曲剧本。武训从一个血脉喷张的青年到终老于临清御史巷义塾中,一直跋涉在行乞办学的路途中。在他的58年人生历程中,难免会有很多与女人谈情说爱的机缘,但是,这个终生执着与行乞办学的奇人,却一次次拒绝了女人对他的好感。这个剧本截取了武训18岁、28岁、38岁,以及53岁的人生四个节点,用戏曲的艺术形式。从心理、生理和情感等角度挖掘武训,通过武训拒绝桃花、梨花、杏花等四个女人的情感,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情操高尚的武训。

  郭银慧、徐士瑞和任金光在这部戏曲上还有一个尝试,他们选择的是用冠县地方戏种蛤蟆嗡来演出《武训舍情》。

  蛤蟆嗡起源于公元1877年(清光绪三年),是流行于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一带的汉族民间小戏。“蛤蟆嗡”的音乐分为唱腔和弦乐曲牌两大部分,属于套曲体,根据唱词的格式和不同的情节套曲演唱。它是由河北魏县、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落子)传入山东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长,并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它的主奏弓弦乐器“二胡头”是用椿树根挖制而成,蒙以桐木薄板,上配30多厘米长的琴担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椿树根木质松软,发音浑厚悦耳,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小过门中(so、do)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酷似雨后蛙鸣,所以当地群众称为“蛤蟆嗡”。

  武训是冠县历史人物,蛤蟆嗡又是冠县的地方戏种,二者完美结合,使得《武训舍情》戏曲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得不说是一种尝试和探索。

  11月12日,在无场次戏曲剧本《武训舍情》专家论证会上,戏曲艺术专家对《武训舍情》给予了一致好评。

  山东省艺术馆原馆长、研究馆员高鼎铸说,武训是山东乃至全国的一个典型人物,《武训舍情》结合现在时代背景,选取的题材很好。从结构上说,用四个故事把武训的一生贯穿起来,流畅清晰。这部戏剧有看点,其中梨花推磨、打夯等劳动情景,还原了农村的真实生活,很有亲切感。

  山东省戏剧创作室原主任、一级导演杨昆对这部戏剧也给予高度评价。《武训舍情》用地方戏种蛤蟆嗡,对发扬地方戏曲有重要意义。剧本中很多唱词用地方俗语,很感人,也很流畅。通过这部戏剧把地方戏曲挖掘发扬,本身就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原所长、一级编剧孟令河说,拿到《武训舍情》剧本后,先后读了四遍。武训不仅仅是冠县的典型人物,也是山东的、全国的典型人物,将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用戏曲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即使在当下,也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这个题材很好。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戏剧创作室主任、一级编剧张积强认为,以前,电影《武训》成为反面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给予了武训正确的评价。至今在舞台剧上还没有武训的戏曲。因此,《武训舍情》题材很好,并且,在剧中的唱词很见功力,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人,是不会写出这样的唱词的。这部戏剧中,对人物的刻画很细腻,如何将历史人物的情感和当今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很多专家对戏剧《武训舍情》给予了建议。郭银慧听了专家的论证后说,将根据专家的“会诊”,好好修改剧本,把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武训形象塑造好,呈现在舞台上。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