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担心“京剧进校园”最终会演变成“名不副实”的官样文章,增加学生负担。有的家长称京剧在广州没有文化土壤,语言差异过大,还不如推广粤剧。 但是,广州市教育局一负责人却说“京剧是中国几千年的国粹,如果连艺术语言都不要了,还算是中国人吗?!”很显然,这话犯了一个极低级的错误。我是陕西人,爱吼秦腔戏,不大喜欢唱京剧,如果按这个理,那我就不是中国人,而只能是陕西人了? 可是,陕西人难道不是中国人吗?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许这只是一句口误,或者又是记者的炒作,为了制造某种轰动效应故意贴上去的。我们如果真想要从这句中得到点什么启示,那就必须得抛开它丑陋的外形,发挥其内含。因此,我想这句话更能理解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懂点中国的传统戏剧。进一步而言,对传统戏剧的普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问题出来了,该怎样向下一代传授传统戏剧呢?拿京剧来说,这先是一位人大代表的提议,后来受到教育部同志的注意,再后来发了发件,要求各地学校推广落实。从一开始,就有不少人建议“不要搞一刀切”,但最终还是“切”了。于是,我们就听到了一声声的报怨,学生怨,家长怨,老师怨。能不怨吗?“广州话和京腔差那么远,整个文化氛围也不一样,在广州推行京剧有点强人所难吧?还不如学习一些粤曲”。 让孩子们多了解传统文化,多学习点传统戏剧,本无可厚非;但干嘛非得用京剧呢?我国的戏剧种类多的去了,除京剧外,许多地方都有它们本土的戏剧,如山西的梆子、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广东的粤剧、西北的秦腔、四川的川剧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戏剧大家庭中的一员,为什么不推行它们呢?难道它们就应该被所谓的“国粹”抹杀掉吗?我们不是常说“百花齐放”吗?每一种戏剧都有它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从这一点来看,不管是京剧还是其它剧种,根本无所谓“谁是国粹”,它们都需要平等的发展、平等的接受历史的鉴别。但很可惜,人有“国粹”,人会动不动的拿出“国家意识”说三道四。 教育局的负责人好象也感觉到了这点,他强调,“学唱京剧,并不意味着是像‘文化大革命’时代,(采取)人人样板戏的极端做法。”对,是没有样板戏。但是有“样板剧”:中国虽然有那么多优秀的传统剧种,但是你只能学习京剧一种,难道这不是“样板戏”吗?这比样板戏还要“样板”! “要京剧”与“是中国人”并无任何因果联系,也无需回答;但关于怎样普及传统戏剧的问题却需三思,我以为,教育部可以规定学校开设戏剧课;但至于要开设哪个剧种的问题,还是留给地方去说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