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新编京剧难寻好题材,一直是困扰京剧人的老大难问题。日前在国安剧院上演的国家京剧院2015年重点创排剧目收官之作《伏生》,却独辟蹊径从话剧舞台上找到了适合京剧表演的好题材。
2014年推出的话剧《伏生》由著名编剧孟冰执笔,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执导。该剧讲述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背景下,一代大儒伏生,为存续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薪火,用他的血肉之躯,独力承担艰难险阻,用属于他的独特方式,不惜牺牲亲情、名誉,保护传承儒家经典的故事。这样一个颇具戏剧张力的悲情英雄,也吸引了国家京剧院的注意,邀请王晓鹰、孟冰等原班人马将其搬上京剧舞台。
其实,话剧版《伏生》原本就与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演王晓鹰的作品对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一直非常重视,话剧《伏生》便吸收了许多京剧元素,比如简约的舞台,而演员的表演中也能找到京剧的影子。
虽是同一个故事,不过京剧《伏生》有了另外一番气象。话剧版中许多细微、复杂的心理和人物的描述,在京剧中大都被削减,整个故事变得简单了许多。不过这不但没有削弱情感的表达力,反而更加淋漓尽致,伏生对亲情取舍的艰难,对传承血脉的坚持,都通过一些华彩唱段演唱出来,让伏生的形象更具情感冲击力。王晓鹰表示,在执导京剧《伏生》时非常重视对京剧艺术规律的坚持,“这样才能排出一个与话剧不同的《伏生》,一个新的《伏生》。”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难得的是《伏生》这个题材与主演张建国天然契合,奚派唱腔非常适合表演这种纠结、复杂的情绪。而相对简单的故事又给角儿的表演留下了更大空间,让观众非常过瘾。张建国说,这是他近年来遇到的少有的优秀剧本,“在很多细节上处理得很到位,既能使伏生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使得剧情跌宕起伏。”
首演过后,京剧《伏生》将继续打磨加工,于2016年2月3日、4日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