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名小朋友邂逅国粹

   

美猴王做伴

 

  美猴王做伴 重走西游路

  巧绘西游、龙宫寻宝、天宫奇遇、王母设宴……12月20日,由北京京剧院、北京晨报社联合举办的“西游闯关 亲近国粹 京剧嘉年华”热闹开锣。《西游记》跳出书本和荧幕,在200名小朋友的身边原景重现。小朋友在“美猴王”的陪伴下,在龙宫识兵器、在天宫学报花灯、在王母宴上烹制糕点,“趣玩”的同时,更邂逅国粹之美。

  【精彩回放】

  四大关卡 步步“精”心

  11月,北京京剧院与北京晨报联合主办的“西游闯关 亲近国粹 京剧嘉年华”活动,受到家长与小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这一次,“西游闯关”整装再出发,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精简关卡设置、增加闯关时长,由原来的五关减至四关,每关闯关时长增至30分钟,让孩子们过足瘾。此外,针对孩子的年龄特色,首次实施分层闯关,即4至6岁、7至9岁幼儿和学生各为一组,各年龄段人数分别为100人,共分为8组。

  闯关开始前,一段精彩的京剧表演——美猴王亮相掀起了现场的高潮,孩子们难掩激动的心情,不时为台上的8位美猴王拍手称绝。彼时,8位美猴王在台上叱咤演出;此时,他们便化身闯关“向导”走到8组队伍中,与孩子们为伴。一场奇幻的西游之旅即将启程!

  第一关:巧绘西游

  您可曾见过《闹天宫》中李天王的京剧扮相?在“西游闯关”的头道关卡中,孩子们便用自己手中的颜料和毛笔,在脸谱上描绘出李天王的模样,对于这群年仅4至6岁的小朋友来说,这或许是他们与李天王的初次“偶遇”,抑或是他们与京剧色彩的初次碰触。在30分钟的闯关时限中,孩子们对照手边的脸谱原型,或是临摹、或是自创,绘制着自己专属的“李天王”等一众《闹天宫》人物。

  而在“巧绘西游”的另一赛场,7至9岁的大孩子们在画纸上绘制着自己的“西游人物”,他们中有的为孙悟空填色、有的为仙女涂彩。最终,这幅京剧人物图将被镶嵌在相框中,成为孩子们的“大作”之一。

  第二关:龙宫寻宝

  这一边,是孩子们静心地绘制、涂写;那一边,却是孩子们连连惊叹。在“龙宫”,“龙王”“龟兵”“虾兵”一一在孩子面前亮相,看到这些奇幻人物近在咫尺,孩子们不禁兴奋、跳跃。随后,“猴哥”在与“龟兵”“虾兵”的打斗中,将“龙宫”的兵器一一“缴获”,担刀、锤、大刀、枪杆等兵器在孙悟空的手中耍得颇有架势,但就是不见“猴哥”的金箍棒。

  “金箍棒去哪儿了?”孙悟空焦急发问。找寻金箍棒的重担落在了孩子们的肩上。但在分头寻找之前,他们还要再度过一重“磨难”——4至6岁的小朋友听“猴哥”讲西天取经途上的遭遇;7至9岁的孩子们需要回答有关《西游记》和京剧的基本问题。最终,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金箍棒重回孙悟空手中,他又能斩妖除魔,护主去西天了。

  第三关:天宫奇遇

  京剧演员是怎么上妆的?在第一次“西游闯关”中,不少孩子都向北京晨报记者如此发问。在此次闯关活动中,北京京剧院特别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将京剧演员扮相的过程全方位还原。“您扮演的是谁呀?”一位小朋友忍不住向演员问道。“生旦净末丑,我化的妆是丑角。”小朋友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演员的上妆过程,不时出神。

  另一边,7至9岁的孩子们跟着京剧老师一起学习《报花灯》,他们模仿着老师的唱腔和动作,一板一眼、有模有样。旁边围观的家长也不时跟着一起吟诵。

  第四关:王母设宴

  《西游记》中王母宴请宾客,招待大家的是蟠桃。重走“西游路”,王母娘娘的宴席上却是蛋糕和饼干,这一环节也让孩子们得以大饱口福。

  4至6岁、7至9岁的小朋友分别在饼干、蛋糕坯子上作画,用奶油临摹孙悟空的京剧脸谱。五颜六色的奶油,不仅勾起孩子们强烈的创作欲,更让他们垂涎欲滴,偷偷尝上一口。“我做了两个蛋糕,给妈妈一个、给我一个。”刘中容小朋友手捧着自己的首个蛋糕作品,得意地说道。

  【观点交流】

  家长:

  第一次通过京剧与孩子互动

  全程闯关结束后,李允铄小朋友显得意犹未尽,在“龙宫寻宝”关卡内久久不肯离去。他告诉记者,这是他最喜欢的环节,“因为猴王耍的兵器好玩!”孙悟空也是他在《西游记》中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另一位是唐僧。他也表示,以后还想学唱京剧。

  其实,这并不是李允铄与京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据他的妈妈介绍,允铄曾参加京剧夏令营,并表演过《智取威虎山》选段,对京剧也算是“很有感情了”。这是由于家人对京剧的喜欢,对李允铄的影响。“家里老人很喜欢,但这是第一次通过京剧与孩子互动。”她认为,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因为《西游记》备受小朋友喜爱,但京剧并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喜欢甚至接触过。通过这种形式,将四大名著之一与国粹相结合,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北京京剧院:

  把国粹京剧通过孩子们传递下去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表示,看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我们很高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首先要让国粹京剧深入孩子的内心,把国粹京剧能够通过孩子们传承下去。这次活动的组织,北京京剧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看到了孩子们这么喜欢,艺术家们也都很欣慰,本次活动已经为孩子和国粹京剧搭建了一座桥梁,未来,北京京剧院还要把这个活动搞成一个让所有孩子都想参加的一个活动,送到每一个孩子身边,通过孩子们真正地把国粹京剧传递下去。

  京剧有很多内容,为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这次选择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西游记》中的《闹天宫》,孙悟空是每个小朋友都知道的一个人物,让孩子们没有陌生感。另外,活动过程中设有涂鸦、找金箍棒等环节,这些环节的设置也都是和孩子年龄相符合的。这个活动把传统国粹艺术京剧用孩子们最能直接去感受到的方式来体验。

  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刘胜利表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京剧艺术的未来。怎样把国粹传承发扬下去?普及工作尤其重要。京剧亲子嘉年华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孩子们喜闻乐见,在玩的过程中就能够让他们了解京剧,愿意亲近京剧,进而喜爱这项艺术。北京京剧院一直热心于京剧艺术的普及工作,通过市教委的“高参小”项目,已经和赵登禹学校等三所学校建立起合作关系,每周派老师定期为学生上京剧课。今后,我们还希望开展更多精彩的活动,让京剧艺术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中间。

  北京晨报:

  一直在传统艺术传承上都践行媒体责任

  北京晨报社副社长曹芳表示,北京晨报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主流都市报,一直以来在传统艺术传承上都非常注重践行媒体责任,与北京京剧院合办儿童京剧亲子剧场系列嘉年华活动就是很成功的探索。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把京剧元素自然地融入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乐中对京剧产生好奇与兴趣,从而亲近国粹。当天雾霾天又限行,本以为200个孩子不会都到场,但实际上没有一个孩子缺席,看到孩子家长这么珍惜这个活动机会,看到孩子们那么喜欢画脸谱,学唱段,作为主办方更深地体会到了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和北京京剧院的领导们也有沟通,计划明年把京剧亲子嘉年华继续做下去,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能认识京剧,了解京剧,爱上京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