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红船今日首航

   

 

  红船今日在海心沙首航。

  主创者:吸引更多人关注粤剧 打造广州文化名片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何道岚、刘晓星 实习生秦静怡

  今天,万众瞩目的珠江红船将在广州海心沙首航,珠江沿岸从此飘起《船说》乐音,每晚压轴高潮是一曲原汁原味的粤剧。

  通过卖票可持续经营

  坚持艺术与市场的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是《船说》项目的重要初衷。“一句话,必须走市场,必须能卖票,通过市场卖票可持续经营。”《船说》创意策划、总制作黄南冰表示,《船说》必须是一个全新的、完全不同于现有珠江游船和所有旅游剧场、剧院表演的,富有粤剧和岭南特色的,情景体验式的优质旅游文化品牌。

  为了了解市场,主创团队曾赴国内多地进行调研,为《船说》取经。对比国内现有的知名剧场,如《印象刘三姐》,黄南冰形容两者有相同点,都是旅游剧场,都是讲本土文化;同时也有重要的差异,“我们是‘船说’,我们讲船上的故事,我们在船上说。”此外,更重要的是《船说》兼具更多的表演元素,杂技、魔术、视频、音乐剧、话剧、讲古、粤剧……更能彰显广州文化的多元性。

  “《船说》是一个旅游剧目,希望她能够一直演下去。”《船说》创意制作、提案人易红霞说,作为一个地方旅游剧场,运营团队除了坚持,也会不断听取社会各界和观众的反馈意见,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调整,也不排除节目的更新换代,赋予珠江红船持久的市场生命力。

  粤剧是演出点睛之作

  “岭南文化、粤剧文化、珠江景观带,都是广州的特色,国内别处剧场没有,也是《船说》的独有卖点。”易红霞表示,珠江美景自不待言,粤剧又占了全晚节目的约1/4(约10分钟),更不用说整场演出浓郁的岭南文化、粤剧文化特色了。

  “粤剧是整个演出的点睛之作,所以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前面的是走着看、站着看、转着看。到后面是坐下来静静地欣赏一段粤剧,就是要全体观众用一种虔诚的、向传统致敬的心态去观看粤剧。整场戏都是关于粤剧的,是粤剧人的故事,讲述岭南文化粤剧文化,最后以一台纯粹的粤剧展示压轴。”易红霞说。

  黄南冰表示,《船说》是一个文商旅结合的旅游剧目,主要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知道粤剧、了解粤剧、关心粤剧。“这样可以让粤剧得到传承,走得更远。”他说,第一部分表现粤剧人人生的部分,用普通话会让更多人了解粤剧;而第二部分则会向观众呈现原汁原味的粤剧。如果所有部分都用粤语,可能对游客的传播功能会不太理想。

  下一步打造珠江文化带

  珠江红船一次能容纳观众250人,计划每晚上演一至两场。易红霞表示,刚开演时安排的场次可能较少,待市场稳定后,每天两场或将常态化。对比海量的游客市场,《船说》380元的票价、250~500人的每晚容量,“做得好的话,我们相信会供不应求。”

  负责《船说》项目运营的广州珠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贤毅表示,据初步计算,撇开前期投入,红船需要保持在平均七成的上座率,才能填补运营成本,难度极高。

  “当我们了解了投入和后续运营成本后,便对这个项目有了初步的判断,没希望它能赚多少钱。”李贤毅表示,作为一个立足广州的企业,他们希望为广州市打造一张文化名片,以此为起点,打造珠江文化带。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