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组建戏曲社免费为市民表演 期待更多年轻人传承京剧文化

   

1

 

  群星戏曲社表演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剧照,左一为汪卓拉饰演的杨子荣(受访者 供图)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在株洲市文化园的空旷处,56岁的汪卓拉正在练习《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唱段。他是芦淞区人民政府的一名退休干部,2013年组建了群星戏曲社,并担任团长,至今已带领戏曲社为市民免费带来了20余场京剧演出。

  厕所、公园,都是吊嗓子的场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民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汪卓拉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广播里的京剧样板戏,听得多了,就越来越喜欢,“现今5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听过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群英会》……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故事里都是忠孝信义的正能量。”

  当时汪卓拉住在石峰区林学院附近的乡下,“上山砍柴时,就站在山顶扯开嗓子唱一段。”因为爱唱,又有着天生的好嗓音,13岁时他顺利考入了株洲市文工团,专业学习了两年的戏曲表演。

  1986年,汪卓拉调入当时的郊区统战部,先后在郊区政府、芦淞区政府工作,虽然从事的工作和戏曲并没有关系,但汪卓拉从来没有丢下对京剧的爱好。

  “练习吊嗓子的时候,就像噪音一样很难听。”汪卓拉只能选择家人不在时,在客厅里练习。如果家人回来,他实在忍不住想唱上一段,就躲进卧室的厕所里练习。

  2003年,44岁的汪卓拉达到工龄满30年退休的条件,退休回家的他一心扑在京剧上。“京剧不但听起来过瘾,唱起来更过瘾。”汪卓拉每天早晨从芦淞区曼哈顿小区散步到文化园,全程5公里左右,他一路走一路唱,到公园后,他再找个人少的地方练,不知不觉,一唱就是一个上午。

  走遍株洲京剧票房 精心选角组成公益戏曲社

  汪卓拉称,京剧在最早时,是达官贵人把艺人请到家中搭台子唱的,行话叫做“票房”,京剧一直以来也属于比较小众的兴趣爱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希望株洲的老百姓能免费听到京剧,从这门国粹中了解历史,认识英雄人物。”

  他打听得知白石港、601等地有一些民间票房,为此,他一个个票房走访,坐在台下观察,记下唱功好的角儿们的联系方式。2013年初,他把二十多个角儿邀到了一起聚会,提出了办戏曲社免费给老百姓唱戏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当年5月,在株洲市文广体新局的支持下,群星戏曲社正式挂牌成立。

  从成立之初至今,群星戏曲社在周周乐、百团大汇演等活动中,共为市民带来了20余场公益演出。

  担忧株洲京剧未来 他想发动年轻力量传承京剧文化

  “群星戏曲社里最开始有20多个人能唱,因为一部分人年龄大了,现在只剩七八个人能唱了。”汪卓拉担忧地说,并且目前戏曲社里的成员年纪都偏大,56岁的他都算得上是“年轻人”。

  汪卓拉说,京剧不是短时间能唱好的,但是株洲几乎没有学习京剧的年轻人。“一旦我们这批人不能唱了,我担心株洲的京剧文化可能就会慢慢衰落。”目前,汪卓拉正在物色有唱歌基础的年轻人,希望发动年轻力量来传承京剧文化。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