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全面启动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

   4月15日,四川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动员会在成都召开。从今日起,除四川川剧外,四川的灯戏、清音、傩戏、四川藏戏、羌族释比戏、木偶戏、皮影等数十个民间小戏剧种,不再籍籍无名,他们将站到文化的前沿,向世人展示四川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四川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正是按照党中央和文化部关于戏曲传承发展既定方向和要求的具体举措之一,也是四川省戏曲传承发展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据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介绍,当前戏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是面临不少困难。四川省地方戏曲剧种同样存在剧种流失严重,编剧、导演、表演、作曲、舞美等专业、创作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基层院团生存困难等严峻的问题。做好四川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是传承发展四川戏曲的基础工程。严格遵照普查工作规程和工作标准开展普查工作是四川戏曲实现传承发展的重要责任。

  窦维平副厅长表示,采集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普查数据是四川戏曲有效传承与科学发展的决策依据。全省各级普查工作小组成员,既要具备业务工作经验和专业化知识,更要对数据负责,多向基层院团采集第一手资料,做到每个数据都真实可信,力争把这次普查工作做成权威、且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中宣部、文化部召开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全面部署戏曲传承发展工作。

  这些都表明了国家和政府在新形势下确立了戏曲传承发展的总体目标,并就如何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和具体阐释。为积极响应52号文件“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的要求,文化部下达《关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15年至2017年,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

  四川省是文化大省、戏曲大省,目前流播于四川各地区、民族的传统戏曲有川剧、京剧、豫剧、汉剧等地方剧种,有四川灯戏、四川傩戏等数十个民间小戏剧种。全国戏曲界的春天来了,四川也应该抓住机遇,认真完成戏曲剧种普查的各项工作,共同实现四川省戏曲事业的蓬勃发展。

  会上,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中心管理处处长朱飞跃对普查经验做了专题报告,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志刚对四川戏曲普查对象情况做了介绍,王晓珊就普查报表进行指导和专家咨询。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资源管理处处长朱飞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珊、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窦维平等领导专家出席此次会议,来自全省21个市州戏曲普查领导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动员培训会。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