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首次引入东岳庙会 戏曲大舞台、非遗展演受追捧

   

范正勇捏的面塑栩栩如生

 

  范正勇捏的面塑栩栩如生。记者 刘小敏 摄

  22日,东岳庙会进入第二天,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及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关注。游客聚集观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天贶殿西侧的非物质文化展演舞台和后寝宫区域的戏曲大舞台。

  非物质文化展演的时间为4月21日至25日,每天演出一项非遗项目。庙会前两天参与表演的分别是泰山木偶戏剧团和泰安浓情舞狮团,接下来几天还会有汶河大鼓、山东快书及拉魂腔等表演。东岳庙会的戏曲大舞台演出时间为4月21日至24日,,2日上午的演出内容为梆子戏,现场有上百位观众观看了演出。

  

王淑美在现场使用传统工艺纺线。记者 刘小敏 摄

 

  王淑美在现场使用传统工艺纺线。记者 刘小敏 摄

  在仁安门区域集中了泥塑、皮影、翻花、剪纸、面人、糖画、木板年画等传统手工艺展示。泰山皮影的工作人员将操作台搬到了庙会现场,可以让游客直接体验皮影表演的乐趣。当《江南STYLE》的音乐响起,屏幕上鸟叔形象的皮影造型不停地舞蹈,而操纵皮影的是来庙会游玩的市民邓女士。从来没玩过皮影的邓女士在表演完一段之后连呼好玩儿。来自临沂的刘先生做为家传第五代,将刘氏翻花带到了本次庙会的现场。“翻花就是做工比较复杂,做一个翻花需要150张纸,要一张一张的粘贴,粘完后再用剪子剪出来之后上色。”刘先生介绍说,自己做的折纸翻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造型,只要轻轻一翻,折纸就可以变成太阳花、小苹果、葫芦娃等形象。现场市民表示这是自己童年时候才有的,没想到几十年后能在庙会再次见到。

  本次东岳庙会也首次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项。记者在庙会的众多区域都看到了这些统一着装的“红马甲”。据了解,本次参与服务的21名志愿者来自泰山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成员包括高校学生和社会爱心人士。“我们这次参与服务主要是帮助分流和疏导人群,再做一些道路指示工作,我们本身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常感兴趣。”中心负责人刘一明介绍说。在庙会现场,泰山景区管委会为游客准备的5000份泰山工作室出品的《天下泰山》,通过志愿者们传递到了游客们手中。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