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沧州,过去被称为蛮荒之地,戏词中一说就是“发配沧州”,戏曲就是来源于苍凉的环境中,来源于老百姓苦难的生活中,象河北梆子那高亢激昂,沧桑悲壮的感觉,就是在人们艰难的岁月中慢慢形成的,过去每当人们感到无奈或者郁闷的时候就吼上几嗓子,释放一下自己的情绪,逐渐就形成了咱们的家乡戏。这也是沧州及周边河北梆子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原因之一。
在廊坊大城,一提到河北梆子,大家都会想到高香甜,她被当地的人们称为老百姓自己的艺术家——草根艺术家。她的足迹遍布大城周边,每当老百姓家自己需要唱戏,或者村里要演出的时候,老百姓就会直接点高香甜的戏,她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这要从高香甜的成长经历说起。
高香甜出生在大城农村,那里的老百姓从古至今就有爱好河北梆子的传统,村里就有业余剧团,经常唱戏,高香甜上初中的时候就酷爱河北梆子,有事没事就往剧团里跑。等到上高一,说什么也不想上了,一心想学戏,好在高香甜的父母非常开通,就让她到村里的小剧团去了。后来县里文化馆为提高基层的演唱水平,普及河北梆子知识就下来选拔优秀的年轻人去县里的艺校学习,这一学就将近两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沧县剧团工作,那时候,高香甜正值十八九岁的年龄,工作热情很高,不管角色大小,想方设法找上台演出的机会,使自己的业务提高了不少。就这样工作了两年左右,后来因为结婚成家不得不又回到家乡,但她热爱河北梆子的那颗心没有改变,后来她自己毅然成立了“香甜河北梆子剧团”,活跃在广大农村,坚持为老百姓服务。在河北省大城、青县、河间、文安、霸州、任丘一带影响很大。
高香甜演戏非常注重刻画人物,善演的剧目也很多,在《王宝钏》《蝴蝶杯》《桑园会》《陈三两》《杜十娘》《三上轿》《秦香莲》《窦娥冤》等剧中饰演的角色,都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但真正说把河北梆子唱到带有艺术风范,还是遇到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韩建华老师并成为其弟子以后,师傅耐心指教,徒弟虚心学习,师徒二人相辅相成,很快立竿见影,在2013年获河北省第四届京津冀票友大赛一等奖,2014年获河北电台梨园风节目特殊贡献奖。
高香甜成功了,出名了。责任也大了,她不光要带好自己的剧团,还多了一份工作——她被聘为青县姬老六剧社的副社长,担负起了传承和普及河北梆子的重任。她说,我多出名也不会离开生我养我的家乡,不会离开喜欢我呵护我的乡亲,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为老百姓们服务,只要大家喜欢,我就会唱下去。做老百姓自己的艺术家——草根艺术家。
高香甜与师傅——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韩建华老师
高香甜与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张秋玲老师
高香甜与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吴桂云老师
高香甜与河北梆子第一老旦、表演艺术家高秀云老师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