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来自从化的中学生登上红船,观看《船说》表演。广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大洋网讯 近日,2018“演艺中国”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本次博览会上,中国权威的演艺产业研究机构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中国戏曲票房十强榜”,广州文化旅游新名片——珠江红船《船说》剧目在国内众多戏曲中脱颖而出,荣登“2017 年中国戏曲票房十强榜”榜首。
作为一张宣传广州、传播岭南文化和粤剧文化的新名片,珠江红船已经成为岭南演艺旅游界一颗璀璨的明珠。红船是珠江上规模最大、最具有岭南特色的游船,每晚7时30分从广州海心沙东区码头隆重起航,大型情景体验剧《船说》随之震撼呈现。自2016年2月4日晚于海心沙盛大首演,《船说》将现代化的声光电等舞台技术融入粤剧文化,传承了“戏比天大”的工匠精神,把百年前的珠江文化呈现在古典的游船上。
两年来连续演出900场 接待20万名国内外游客
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刚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岭南文化是独具特色的,而珠江夜游是广州名声在外的一个品牌,将广州的都市风情和繁华悉数呈现在国内外游客面前,目前珠江夜游一年有300万游客,营收约2.5个亿,在国内同类旅游项目中可谓数一数二。红船就是其中将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的经典之作,是岭南文化传承、发扬和推广的载体。
高刚军表示,《船说》整个剧情跌宕起伏,在流动的珠江舞台上创新演出,反映了一百多年前珠江上粤剧伶人的生活。两年来,连续演出900场,接待了约20万名国内外游客,颠覆了“文化难以赚钱”的桎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高刚军介绍,很多外国游客尤其华侨,在看过《船说》之后表示非常喜欢,对这部戏认同度很高。今年年初2018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暨2018“一带一路”金融投资论坛在广州举行,联合国副秘书长盖图当时带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层领导登上红船观赏《船说》,对红船大加赞赏,贵宾们纷纷对这种新颖的演出形式给予高度评价。
不间断更新全国数据 评选戏曲票房十强榜
据了解,本次评出票房榜单的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自2008年成立至今持续专注于国内演艺市场调研,并建立全国演艺监测数据库,是全国唯一进行文旅小镇和旅游演出市场动态监测的机构。该研究中心分别为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北京市文化局等重要政府文化监管部门提供演出市场调研和政策评估等服务,同时为恒大、山水、金融街等大型企业提供市场调研、主题园区规划等服务。
“道略演艺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数据基础上评出了各个票房榜单。我们拥有系统、全面、先进、准确的大数据监测体系和专业的技术团队,通过先进的监测软件和智能化数据抓取,随时不间断更新全国主要省市的演出市场数据,此次中国戏曲票房十强榜正是在我们严谨的数据基础上评选出来的。”道略演艺副总经理廖繁龙告诉记者。
《船说》简介
《船说》缘起2014年年初广州市政协关于打造粤剧红船的提案。这艘为演绎《船说》而特制的红船长52米、宽15米,高出水平面8.4米,是目前珠江上最大的游船。
红船上划分出四个空间,包括“西关富商伍家大宅”、悬挂着祖传戏服的“粤剧戏园后台”,还有真实的戏台等场景,在各种机械机关的控制下,场景布局会不断变化。
《船说》先后荣获“最受欢迎的水上旅游剧场”、“2016年度演出榜最佳项目”、“最喜爱岭南风情目的地”大奖,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宣传广州、传播岭南文化和粤剧文化的新名片。
在传统戏曲愈加式微的情况下,《船说》是一部为粤剧而诞生的创新之作。主创人员日前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船说》的一个小目标,是希望让不知道粤剧的人知道一点粤剧,让不喜欢粤剧的人对粤剧产生一点好感,让外地人对岭南文化增加一些认可。
在道略演艺2018年5月发布的“2017年中国戏曲票房十强榜”中,《船说》位列榜首,成为最大的黑马。值得一提的是,《船说》是十强中唯一具有粤剧元素的作品。
《船说》如何吸引观众——成为游客感受文化的窗口
珠江夜游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船说》的重要因素。这使得《船说》的观众群体,从热心观剧、熟悉剧场文化的传统受众扩展到更大范围。但除了受众范围不同,《船说》的演绎方式,也和一般戏曲演出大相径庭。
与其他戏曲不一样,《船说》是在珠江上一艘特制红船之上进行,极少到外地交流演出。每周除了周一之外都按时出演,只要有朋友想感受广州文化特色,《船说》始终在珠江上等待着他们。
为了让这部戏更加走向大众,记者了解到,《船说》的票价去年从最初的380元下调到168元一张,越来越贴近普通市民的需求。高刚军告诉记者,票价调整是试探市场的结果,调价后在保证不亏本的情况下,观看的人数反而增加了一倍。
《船说》如何创新演绎——让观众上楼下楼“动起来”
和朋友一起看完《船说》后,33岁的白领郭丽发了条朋友圈:“这场戏,没法完全坐下看,观众跟着演员上楼又下楼,节奏很紧张!”
看一部戏为何会需要“上楼下楼”?这种让观众“动起来”的设计,便是《船说》的核心创意。
为演绎《船说》而特意打造的红船,内部被分为琼花馆、月影楼、素馨阁、镜花台四个空间。故事一开始,在四个不同的空间里会同时演出四段不同的剧情,而位于每个空间内的观众,都只能看到自己身处的一部分剧情。
《船说》奇妙的地方在于,这四个空间会通过各种场地机关重新组合,让不同剧情线索最终汇聚在一个大空间里。观众需要不停走动、跟着剧情发展上楼下楼,才能看到剧情全貌。这样,观众也就和故事产生了更深的互动。
“在抉择戏台还是爱情时,我能看到男主角很痛苦,狂风暴雨的音效下,船舱上投影的风浪和水波荡漾,很容易把人带入气氛。”郭丽对记者说。
郭丽的感受和大部分观众一样,现场的舞台布置、机械臂还有灯光系统,这些现代元素所带来的强烈视觉效应,正是《船说》最为特殊之处。
2017年底,国际纪录片大师、波兰克拉科夫国际电影节主席克兹斯托夫·吉尔哈特(Krzysztof Gierat)观看《船说》时也感叹道:“舞台设计非常有创意!”
卓别林曾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船说》所取得的票房成绩,印证了这句话。
《船说》如何进入经典——用人物故事引入传统戏曲
炫酷的空间变化展示只是《船说》一部分的特色,但作为一部传扬粤剧文化的创新之作,它也在剧情里融进了地地道道的粤剧表演。在整个故事的最后,随着船体内部结构的变化,船身中间出现了阶梯式的观众席和戏台。戏台上要演一段“戏中戏”——一段标准的粤剧《花好月圆》。唱念做打,水袖挥舞,与之前变化万千的互动演绎相比,忽然又回归了典雅粤味。
如果让正宗粤剧直接作为红船的演出内容,会不会同样吸引观众看下去?对于这个问题,郭丽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电视上放戏曲,我可能会选择跳过。让年轻人接触戏曲,我觉得需要一个动人的切入点。”
这也许就是《船说》借粤剧伶人故事切入传统戏曲的叙事优势所在。
6月1日,在广州船说少儿文化基金会资助下,一批来自从化的中学生登上红船看演出,他们此前大都没有接触粤剧的经验,但是看完之后,却纷纷争着和演员合影。龙潭中学初二学生陈文燕说:“在现场看感觉很炫酷,也感觉粤剧文化博大精深,演员舞水袖看起来简单,我们模仿起来很难。”
“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戏曲演出,这是传承戏曲的最好方法,如果没机会看,就谈不上了解,更谈不上喜爱。”一位主创人员告诉记者,“去看就是了解的开始,去了就好。任何伟大都源于勇敢而全新的开始。”
观赏中,一名中学生问老师:“为什么男主角靓剑秋拒绝所有女孩的追求,而选择孤独?”老师回答说:“因为他相信戏比天大,好比农民相信粮食比什么都重要,工人相信产品质量最重要,作为学生,应该相信学业比什么都重要。”
戏曲中的情感,古今皆同。要触碰古典艺术的情怀,需要一个让戏曲和人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船说》就是这样一个机会。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昆山昆剧院打造新杂剧《梧桐雨》,激活沉寂七百年戏曲珍存
下一篇:濮阳:法治戏曲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