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茅箭区第24届“金烛杯”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竞赛决赛纪实

  11月22日,茅箭区第24届“金烛杯”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竞赛决赛在茅箭区实验学校拉开帷幕。全区各校近百名教师参加了观摩,活动由茅箭区教育局主办,茅箭区实验学校承办。 

 

  精品展示让学生爱戏 

  “我是一个中国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文明祖国要讲文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好!好!好!”伴随着阵阵掌声,一段京歌“我是一个中国人”在茅箭区实验学校音乐教室精彩上演。比赛现场,专业音乐教师当场示范,手把手教孩子们戏曲基本功,让他们穿上戏服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妆容精致、动作优美的老师引领下,两名学生正随着欢快的音乐,身着戏服碎步走上舞台,为同学们表演着。东山苑学校余炜婷老师执教的这节把京剧和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音乐课《我是一个中国人》拉开了此次决赛的序幕。余老师的这节课很有特点,不仅宏扬了中国的国粹京剧,而且富有音乐性又有可看性。评委老师邓继红说:“余老师个人的基础很好,表现力也很强,这节课她很好的把握了新音乐的特点,把流行音乐的元素和京剧里最能吸引学生的东西进行了巧妙的结合,所以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整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人们对于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才会去喜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谈起小时候愿意学戏的原因,就是“觉得旦角头上的花很好看”。没有别的理由,却恰恰是最真实的反映。漂亮的“花”可以吸引人,那么五彩缤纷的服饰、婉转悠扬的唱腔、热闹火爆的武打等等,都有引人之处,这些都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亮点所在。茅箭区实验学校王俊老师执教的《初识旦角》这一课在这一点上充分显示出了她的智慧来。这节课戏曲道具中的精美服饰、脸谱和戏曲展演的精彩瞬间,特别是王老师栩栩如生的扮演,不仅让在坐的学生一瞬间爱上了京剧,还让观看的老师们也颇有感触。老师们纷纷赞赏。 

  唱念做打,彰显传统文化;手眼身法,尽展艺术风采。台上,各学校精心选送的戏曲课逐一上演;台下,观众被顶盔掼甲的扮相、婉转悠扬的唱腔所吸引,沉醉在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戏曲盛宴中。本次展示课不仅有经久不衰的经典京剧选段,还有老戏新唱,让在场观众掌声不断、叫好不停。 

  戏曲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正渐渐融入学生生活,不仅得到了传承、发展和繁荣,而且涵养了学生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循序渐进让学生懂戏 

  “据了解,许多学生不喜欢看戏,主要是因为不懂,要让学生‘懂’,就必须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可以接受的地方出发,才能达到目的。我们常会听学生说京剧有点太深奥了,说实话,京剧与我们都相差甚远,更别说00后,10后的小孩了,可是听了魏星宇老师的课后,我的想法变了。”评委张凤仙老师说。  

 

  亲身实践让学生演戏  

  爨丽峰老师是茅箭教育系统有名的音乐专家,活动间隙,难得一聚的各校音乐教师们不忘研讨,当大家谈到如何很好传承发扬戏曲文化,如何让学生爱上戏曲时,她主张多给学生提供亲自体验实践的机会,比如让学生自己编排所熟悉的《说唱脸谱》的歌舞,绘制各种脸谱;比如歌中唱到的蓝脸的窦尔墩、黑脸的张飞、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等,老师可先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美学的某些特征,再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旦净丑各行当的面具,模仿京剧中的部分动作造型,这样对京剧的表演形式学生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爨老师认为,在耳濡目染中学生对戏曲的旋律、表演熟悉了,真正学起唱腔、身段来,也就容易多了。评委马建春老师提到,演唱的实践也需要一个由易入难,由快到慢的过程。唱段的选择应以名段为宜,如越剧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红楼梦》)、黄梅戏的“夫妻双双把家还”(《天仙配》)、“谁料皇榜中状元”(《女驸马》),豫剧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花木兰》)等等,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学生也一定容易接受,乐于学唱。 

  “文化自信,从小抓起。2016年以来,茅箭区实验学校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让传统文化后继有人。全校学生通过‘戏曲进校园’这个载体,感受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了民族文化自信。”本次活动的承办方茅箭区实验学校校长徐慧明兴奋地说,该校已充分认识到了“戏曲进校园”对于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作用。徐慧明表示今后学校还将继续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听戏、唱戏、说戏中,品读仁义礼智信,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烙印在每个茅箭实校的孩子心上。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亲身实践,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可是戏曲考究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可不是一朝—夕学得来的,太繁难了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运用多种手段由浅入深让学生去体验。”评委爨丽峰老师说茅箭区实验学校王俊老师执教的《初识旦角》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爨丽峰说,王俊老师这节课让她眼前一亮,首先是王老师学扮相唱京剧进场,接着王老师分别从京剧的行当入手,分别介绍“角”--生、旦、净、丑。角色介绍完了之后就是分别体验,王老师以“京剧《拾玉镯》选段”为切入口,通过示范剧中花旦开门、赶鸡、喂鸡、迷眼等一系列动作,让学生们兴趣高涨,教室一片沸腾,孩子们争相反馈,一个个“小戏迷”学得有模有样。在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致盎然,一个个都成了小演员,亲身体验到了京剧中的“做、念、唱、打”,王老师把学生带到了音乐会的现场,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境。
  西坪小学杨星星老师执教的《京调》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对京剧的介绍来引导学生欣赏由竹笛演奏的乐曲《京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杨老师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从京剧多彩的脸谱,到精美的扮相,再到京剧选段的欣赏,给学生一个较高的艺术享受。杨老师这节课用学生喜欢的汉堡来讲解乐曲《京调》的结构,很有亮点,在学生们认真专注的眼神中,在学生们举手投足的一招一式中,在咿咿呀呀的唱腔模仿中,让观摩者看到了学生的那份认真,那份快乐,那份自豪和激情!听课老师们觉得从杨老师这节课上学到了知识的牵引很重要,语言的引导也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孩子达到目标,这节课虽然只有短短的35分钟,但是带给听课老师的启发却深远,大家表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揣摩和实践。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这是茅箭小学魏星宇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谁料皇榜中状元》。魏老师的这节优质课有很大的难度,很多在场的老师纷纷表示平时上这节课,一定是让学生来欣赏的,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讲,讲起来很麻烦。但魏老师今天选择了这样一节课,让在场的老师都感到惊讶……魏老师的这节课安排是这样的,先让同学们一起说一说我们的国粹京剧,以及个人对京剧的了解。接着魏老师介绍了京剧形形色色的人物,京剧的行当……并且戴上了大胡子给学生表演了一段,让学生猜测所表演的属于京剧的哪个行当?学生在了解了京剧行当的基础上轻易就回答出来了是老生。
  活动期间,茅箭区的音乐教师们还就戏曲进校园、进课堂及音乐课教学展开了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本次决赛按照“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设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决赛评审委员会由茅箭区各校推荐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5名音乐专家组成。参赛教师的音乐课为戏曲欣赏或戏曲学唱课,内容为京剧或地方戏曲。旨在为全区音乐教师搭建一个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快推动“戏曲振兴发展暨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实施,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全区中小学生关注戏曲、体验戏曲、感受戏曲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和参与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鉴赏能力。
  “京剧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朋友。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去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让我们从唱戏歌开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剧,学习京剧,将来也能够登上戏曲的舞台一展风采。”上完课后,五(3)班一名男同学意味深长地对他的同伴说。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