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百年来戏曲现代戏创作得失

日前,由上海戏曲学院研究员李伟担任首席专家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上海举行。

李伟表示,课题将以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历史、现状、各环节的得失及代表性剧目、艺术家、理论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百年来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实践,特别是1949年以来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得失进行研究,研究其在戏剧观念、剧本创作、音乐创作、表导演创作、舞台设计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期对当下创作有所裨益。根据这个设想,课题设5个子课题:“民族性、现代性与人民性:戏曲现代戏创作的问题与对策”“现代性之思与戏曲文体之新变:戏曲现代戏剧本创作研究”“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戏曲现代戏音乐创作研究”“写意之美与生活之真:戏曲现代戏表导演创作研究”和“写意精神与现代生活表现:戏曲现代戏舞台设计研究”。“子课题一作为总论,总结戏曲现代戏的历史经验,探讨当前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全局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与追求的目标。其他4个并列子课题在内容上相互呼应,共同回答子课题一提出的问题,实现其计划达成的目标。”他说。

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的重心应该是创作问题。戏曲的创作是由编剧、作曲、表演、导演、舞美设计等部门和环节分工合作完成的,因此应该包括这些具体部门和环节的创作研究。“创作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但都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因此应该对创作的历史与现状都有研究。为了真正达到理论与创作之间的共赢,课题邀请了一批既有丰富创作实践经验,又有高超的学术理论水平的学者型艺术家和艺术家学者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他们既深谙戏曲创作的理论,又熟悉戏曲创作的细节,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李伟说,课题希望从学术上对戏曲现代戏创作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现象与本质,分阶段、分环节进行总结与阐释,作为当下创作之镜鉴,以期对中华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课题资料将编成30万字的《戏曲现代戏剧目提要》、200万字的“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资料汇编”丛书。此外,课题组将在调查研究、文献整理、理论思辨基础上完成一部50万字的学术专著《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

各子课题负责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南大学河南地方戏研究所所长张大新,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姚金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韦玺,上海戏曲学院教授、导演系主任卢昂,上海戏曲学院教授、舞美系主任伊天夫围绕各子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介绍了子课题的研究设想。

上海戏曲学院院长黄昌勇在论证会上表示,当今社会对传统戏曲越来越重视,该项目对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希望课题组不辱使命、不畏艰难、突破难点,提出新观念新思想,取得多方面的成就。

武汉大学教授、戏剧学家郑传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长刘彦君,厦门大学教授郑尚宪,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书磊,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晓,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恒夫,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苏忱等评议专家针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专家们表示,“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如果放在更深远的意义上思考,实际上传递了中国文化的一种样式,保存了一种传统并使其在新时代传承下去。这一课题对理论以及实践而言意义重大。课题的总构架正确,子课题也各有特点,分布涵盖了戏曲现代戏创作的方方面面,而且体现了注重理论提升,注重学理性的学术思考特征。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只把问题摆出来,而要从问题当中提升出理论,这才是研究最主要的贡献和价值。在研究中还应当有一种世界视野,把现代戏创作放在全世界古老剧种背景下来看,既要看到问题,又要看到成就。

专家们建议,在具体操作上,要注重4个加强:加强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研究,尤其是过去几十年的戏曲现代戏创作演出实践层面上的历史经验;加强对剧作家的研究;加强对一线院团实践和民营演出团体的调研,使得研究在真实的戏曲生态现状中展开;加强研究力量的整合,子课题之间要加强交流。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