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索引
相关内容
8月19日,在岳西县高腔传承中心排练现场,演员们随着锣鼓声,个个唱念做打,人人有板有眼。虽然天气炎热,条件简陋,但演员们的表演仍然一丝不苟,帮腔和伴奏者也十分卖力,排练现场呈现出热烈气氛。
安庆市黄梅戏展演周,将于9月中下旬举行。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精心挑选《拜月记》《琵琶记》里的《扯伞》《南山别》等折子戏,参加地方稀有剧种展演。
据了解,高腔传承中心对人员和乐队,包括帮腔进行了认真部署和安排,目前,正在进行细致地打磨,力争在黄梅戏展演周期间,高质量地呈现给观众。19日,岳西高腔市级传承人、演员王翰林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接到演出任务后,我们对剧本、演员、乐队进行了安排。目前,排练如火如荼,并吸引了4名实习生参与两部戏的角色。希望在黄梅戏展演周上,绽放出岳西高腔应有的艳丽和芬芳,吸引更多朋友了解、喜爱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起源于青阳腔,迄今已经有300多年。早期的岳西高腔,由乡土文人坐在一起“围鼓坐唱”,以说唱方式叙事。后来,在热闹的民俗活动中,发展为载歌载舞、戏舞结合的表演形式。同时,以一唱众和、锣鼓伴奏的形式,展现出“唱、帮、打”的特色,加上其极高的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价值及突出的艺术价值,被戏曲专家称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2006年5月,岳西高腔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