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西安市秦腔一团的前身——集义社和尚友社

  西安市秦腔一团的前身是集义社和尚友社,成立于抗日战争初期,是继西安市易俗社、三意社之后,历史比较悠久的剧团。我们是这个剧团不同时期的当事人,在查阅文献,走访前辈的基础上,撰写了集义社和尚友社的历史,借以纪念本团成立50周年。由于我们的经历和查阅文献有限,文章难免有差错和漏洞,敬希熟悉本团历史的同志批评指正。

  一、集义社的产生与解体

  1938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当时,闻名西北五省的三意社已有23年的历史。这个剧团人材济济, 名流荟萃,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演员特别是中青年演员,要想在一本戏中争得主角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一些有志攀登艺术高峰的中青年演员,差不多都有另起炉灶,争演主角的思想。第一期学生刘光华,就是具有这种思想的代表。刘光华原籍蓝田,家境贫寒,为谋求—碗饭吃,于11岁那年考入三意社。他进社底工旦角,在启蒙志师的辛勤培育和耐心指导下,进步很快,技艺出色。他不仅继承秦腔剧种的传统表演程式,而且接受新鲜事物敏感,把京剧旦角演员在武打戏中的好多表演程式搬上秦腔舞台,对丰富和提高秦腔剧种的演唱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三意社的创始人苏长泰在病危时,考虑长子苏哲民、次子苏新民、三子苏育民年幼无知,不能独立生活,只好把管理社务的重担,委托给自己的得意门生聂金山。但苏哲民却不服气。他是一位天资聪慧,事业心很强,颇有思想抱负的后生。他14岁登台献艺,演出《伍员逃国》,在这出戏中饰伍员,演技超群,轰动古城西安。这位很有才华的年轻新秀,年过16岁之后,就产生了继承父志的强烈欲望,多次流露出要主持三意社社务的意图。聂金山是位经历四方,精通人情世故的老艺人。他在刘光华等人要求另起炉灶,而苏哲民亟待接班的情况下,自知分班已成定局,只好于1938年5月下旬一天,聘请当时在易俗社任社长的高培支先生出面,在骡马市天录楼饭馆,召集以苏哲民为代表的甲方和以刘光华为代表的乙方,商议分社事宜。这是一桩内容复杂、纠葛很多的棘手事情,但凭高培支先生的崇高威望和双方的互谅互解,还是比较公平合理地达成如下的协议:

  (一)将当时三意社的露天剧场(位于药材会馆)划归乙方使用。鉴于露天剧场紧临三意社室内剧场,如两班剧社同时开台演戏,互受影响,故将露天剧场折价2000元,由甲方付给乙方。

  (二)基于乙方刚创业,经济收入极为有限,将三意社在剧场门口开设茶馆的桌凳、茶壶、茶杯等设备归乙方。

  (三)三意社戏箱系苏长泰老先生自筹资金日渐积累而全,故戏箱所有权仍归甲方,甲方分给乙方十大件桌凳使用。

  (四)乙方系三意社成立后陆续招收的学生,每个成员在艺术事业上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原班社各位老师的辛勤培育。因此,双方分社后,要坚持分社不分心的原则,仍然保持师生关系,继续加强团结。

  事实上,双方分社后,难免在资产归属或搬迁过程中不时发生争吵。另外,分社导致三意社力量大大削弱,每场戏的上座率明显下降。苏哲民性格好强,容易激动,面临事业受挫的窘境,精神失常,溺水而死。使秦腔舞台过早地失去一位很有才华的新秀。自此,经营三意社的重担也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秦腔名角苏育民的身上。

  当时,随同刘光华从三意社分出的学生计有:第一期学生阎国斌、王禄林、曹安民、任水泉、任振西、田玉兰;第二期学生王庆民、冯庆中、李益中;第三期学生雒彦芳、田玉堂、王庆林(系王庆民之胞弟)、郭育中;第四期学生屈振华等。

  属江湖艺人在三意社搭班演戏,分社时跟随刘光华的有:陆顺之(原籍长安、工须生)、杨金声(原籍长安、工旦角)、晋福长(原籍长安、工丑角)、李景奎(原籍长安、工净角)、高望桥(原籍长安,工净角)。

  有了上述人员之后,刘光华又四处奔走,联络各方人土,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9 7 3 1 2 3 4 5 6 7 8 9 10 4 8 :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