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保守的是人情人性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戏曲舞台有回暖的势头。就是说,戏曲这种中国传统的艺术和娱乐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中国人、年轻的中国人接受。尽管接受的方式不都是直接回归和照搬传统,尽管接受的方式有时候简直就是糟改,但这从另一面恰恰证明了本身富含艺术能量的传统戏曲,经得起人们的折腾。而粤剧本身,由于其一贯的保守精神和保守传统,使得它更显得古香古色。

  作为2007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的惟一本土戏曲艺术晚会,深圳粤剧团的一台精品折子戏晚会,在彩排的前几天,就已经传来一票难求的消息。除本地戏迷外,香港戏迷将有300多人组团前来观看。某服装公司也找到深圳粤剧团,购买了100多张门票。戏迷对传统戏剧的喜爱好理解,服装公司购买这么多门票是为什么呢?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我记得看过一本欧洲服装史,上面说过一段这样的话:服装设计师需要来自任何地方的各种各样的艺术灵感和文化信息,通过他们的转化,使得任何看似与时尚无关的元素都能成为时尚本身。就是说,除了娱乐本身,如果有什么工作目的的话,也许服装公司正是要在传统的粤剧艺术舞台上获得什么信息和元素。

  我是这样理解近年来似乎被人们遗忘的词汇“深圳速度”的:这个从过去显而易见的建筑概念延伸开的经济发展概念,已经深入地成为一种深圳人身上自觉的文化意识,即“深圳速度”还在,只是它已经裂变升华为深圳人的一种文化性格。比如,时尚的服装设计愿意到传统的古香古色的粤剧艺术舞台去感受信息、获取元素,这与其说是一种独到的见识和理念,不如说是一种速度。速度使得自己永远走在最前面。

  中国的戏曲艺术,总体上说有共同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但各地方戏又因为它独特的生发历史、地域文化和观众群体,又有各自不同的面貌、特征。粤剧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基本上完好地保存和反映了广东文化的务实精神,它在中国戏剧舞台二十多年的动荡折腾中,由于它的务实保守精神和保守传统,使得它较少地遭受肤浅的现代文化的干扰与糟践。就是说,粤剧艺术舞台上基本上保守着古香古色的艺术面貌。包括它的演出形式、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角儿与戏迷之间的交往,都有传统的意思和风貌。

  粤剧艺术的保守,保守的是戏曲艺术的精髓,即舞台演绎着人情,反映着人性,它很少玩大主题和大概念。近些年中国戏曲界很不安分,都想办法适应浮躁的社会风气,跟随某种文化潮流。这种简单的跟风无一不显得笨拙与落后,以至于文化界现在都开始慢慢回归常识常态了,而戏曲界有的人还一头钻进他所理解的新潮中美滋滋地往前傻冲,且由于用力过猛,惯性太大,都转不过弯来。这就是为什么戏曲界自己干得似乎很红火,但观众不买账、知识界和文化界也不买账的原因。戏曲越来越成了戏曲人自己的事儿,还埋怨社会和观众抛弃了他们,很没文化。粤剧因为保守,实现了自我拯救和自我保全。就连原本冲刺“精品工程奖”的深圳粤剧团创作的主旋律现代戏《驼哥的旗》,也以表现小人物的精明的生存世故和狡诘的生存伦理,折射出一般的人情人性,表现个人在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变革中的命运跌宕及性格意志的磨炼。这一台精品折子戏专场的戏码,也都是传统的东西,也加入了现代舞台包装的元素。犹如粤菜,基本的精神不变,但用料上会随着物料的变化而及时变换。粤剧的保守精神就在于它的精神不变,而表层的东西会及时准确地变化。

  2007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邀请的都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这些戏,应该相信它们的成功之处,但也不能一味地迷信。国家抓精品工程是为了促进戏剧的创作和繁荣,应该把精品工程理解为一个手段、一个过程,一个在舞台艺术衰微的时代打进去的一针强心剂、一副给体质孱弱的戏曲舞台奉上的滋补药。其最终的目的是:人们享受戏曲艺术、消费戏曲娱乐,犹如买菜洗澡一样便利。不必一惊一乍地看戏,很平常地、像逛公园一样就能看到好戏。好戏就是精品,就像深圳粤剧团常常演出的那些如《风雪夜归人》、《双枪陆文龙》、《洛神》、《见判》、《狮子楼》等。

9 7 3 1 2 4 8 :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