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的戏曲史

    保定地方剧种有河北梆子、保定丝弦、老调、高腔、北昆、哈哈腔、定州大秧歌、上四调、横岐调、新颖调、十不闲、诗赋弦、蹦板调、贤寓调、新城小秧歌、保定皮影16种。

  保定的戏曲史可追溯到金代的院本。《辍耕录》载:“院本的演出活动,盛行京师(今北京),遍及郡邑”。定兴城内金大定八年(1168年)建的东林寺戏楼,即演院本的场所。金末正大四年(1227年),张柔重建保州(保定城),曾建浮香、金台二酒馆,并建乐棚两座(见元好问《顺天府营建记》)。当时的酒馆、茶馆不仅是饮酒喝茶之地,还有说唱等文艺活动,乐棚则为专门进行文化戏曲等演出场所。金代保定地区的庙宇比比皆是,庙前均建戏楼或戏台,为飨神歌舞,唱戏之所。由此可知,当时保定地区的戏曲活动已很频繁。

  元世祖忽必烈建都大都(今北京)之后,元曲杂剧异常兴盛。保定为畿辅之地,随着杂剧的兴起,出现众多元曲杂剧作家,如祁州<安国)的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等杂剧60余种,定兴王实甫作千古绝唱《西厢记》等14种,祁州吴弘道作杂剧《子房货剑》、《火烧正阳门》、《醉游阿房宫》、《屈原投江》等,保定李好古作《赵太祖镇凶宅》、《巨灵神劈华岳》、《张生煮海》等,涿州王伯成作《贬夜郎》、《张骞浮槎》、《兴刘灭项》等,定州彭伯成作《月夜京娘怨》等。杂剧作家在保定地区分布极广,元杂剧的演出已成为保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明代,北曲杂剧作家减少,除仅见于嘉靖年间的保定府通判冯惟敏所著《僧尼共犯》、《梁灏不伏老》等杂剧较著名外,其他不见于史册。但从各县明代建的戏楼看,杂剧演出活动比元朝更加频繁。明词曲作家朱有炖所著《桃园景》记载了保定府在城乐户名旦桔园奴因臧桃儿“做的好杂剧”,而想娶作儿媳妇的故事,亦反映了保定杂剧演出的情况。

  明中叶以后,南方的弋腔、昆腔北上,影响了北方的戏曲。清初,保定一带的戏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外地剧种的流人,保定的戏曲成了大融合、大调整的局面,为后来保定出现多剧种、多声腔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除弋腔(高腔)、昆腔外,各地民间的秦腔、罗罗腔、弦索腔、柳子调等亦兴盛起来。乾隆、嘉庆年间只准昆、弋两腔在北京演出,其他剧种一律禁止。秦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流入保定地区的。帝、后“国丧”期间,包括昆、弋在内的剧种亦禁止在京演出,各剧种部分演员流人保定地区。由于外地剧种在保定地区的影响,出现了多剧种的局面。至民国年间,包括秦腔改为河北梆子,昆腔改为北昆的剧种,加上本地戏曲,剧种已达15个。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各剧种受到严重冲击,翌年1月,中共领导的冀察冀边区在保定地区阜平县建立,为了用文艺团结民众,动员全民抗日,中共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戏剧”口号。抗日根据地、游击区出现了新的戏剧演出高潮。除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冀中区及专区和各县县直属剧团(社)外,大量农村业余剧团雨后春笋般诞生。如不足10万人的阜平县有村剧团40个,望都县一区有剧团30个,定北县51个。解放战争时有所减少。新中国建立后,多数业余剧团有所恢复。1949年据保定15县不完全统计,有农村业余剧团525个。各县相继建立了专业剧团,除省、专在保定建戏校外,有的县也建立了戏校,培养新生力量。“文革”中,大部县解散剧团,建立宣传队,唱“样板戏”。改革开放后,又兴起戏剧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农村剧团大部分停止活动,以请专业剧团演出为主,取代了自娱性业余剧团的演出。

  保定一带是一个多剧种繁衍发展的地区,包括曾经活动过但后来又基本上绝迹的剧种共有20余种之多。计有高腔、北昆、老调、丝弦、哈哈腔、河北梆子、定州大秧歌、横岐调、上四调、新颖调、评剧、蹦蹦、碰板调、贤寓调、十不闲、诗赋弦、京剧、晋剧、河南坠子、豫剧、蔚县秧歌、保定皮影等。按其分布区域的大小可分为全区性的和区域性的两大类,象河北梆子、老调、丝弦、哈哈腔、大秧歌、北昆、高腔、京剧、评剧、蹦蹦、保定皮影皆为全区性的,其余则为区域性的。

9 7 3 1 2 4 8 :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