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共知程砚秋先生是一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鲜为人知的他也是一位在考察中国戏曲历史与现状中颇具见地的有心人。建国初期,他奉当时政务院指示,两度赴西安考察戏剧,在考察研究相关文字实物和采访西安知情的老辈戏曲艺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陕西历史上,前后存在两个秦腔剧种的观点,后秦腔即现今流行西北地区的梆子秦腔,而前秦腔则被当地称作汉调二黄、土二黄,系于乾隆年间由魏长生等艺人传入北京,与京剧以及”皮黄”剧种声腔的产生具有重要渊源关系。今天,我们为程砚秋先生的这一观点与论断补证,一是以实际行动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00周年,二是求教戏曲史家,对于至今尚未真正搞清楚的京剧以及”皮黄”腔系统剧种声腔源头的这一重大学术课题,通过共同研究探讨,以求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目。
两个不同声腔的秦腔剧种
1950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程砚秋先生写给周扬的一封信所附《西北戏曲访问小记》中有这样的文字:”西北的戏剧,主要是秦腔。提起秦腔,不由使人联想到魏长生,魏长生所唱的秦腔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曾见过,但从《燕兰小谱》一类的书上看来,可以断定其唱法是很低柔的。现在的秦腔,唱起来却很粗豪,似乎不是当年魏长生所演的一类。起初我们还只是这样测想,后来无意中在残破的(西安骡马市)梨园庙发现了几块石刻,从上面所载的文字中,得到了一点证明材料。这在中国戏剧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有趣的发现。”
这里所说”有趣的发现”,即为程砚秋、杜颖陶于《新戏曲》1951年二卷六期上发表《秦腔源流质疑》一文,根据上述梨园庙1780年(清乾隆四十五年)的石刻和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的石碑文字记载以及通过在陕西深入调查之后提出:”(从1780年到1807年)在这27年之间,西安的戏剧一定起了很大的一次变化,1780年时,西安戏班供祀的祖师是老郎,到1807年时,祖师爷却改为庄王。在该阶段中西安的戏班,变换了系统,换句话说,即是1780年前盛行于西安的那一系统的戏班,在这一时期中退出了西安,而由1807年后盛行于西安的那一系统的戏班,进而代替了前者的地位。……
现在西安的各秦腔班,所供的祖师便是庄王……在陕西,除掉现在的秦腔之外,还有一种地方戏,当地人称之曰’土二黄’,又名’山二黄’,早年也很盛行于西安,近几十年则多流行在汉中、商洛一带。……这种戏,据当地老前辈们谈讲,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我们很疑心这就是1780年前,严长明他们所见到的那一种戏。有一次我们同他们谈起骡马市车马行的房子,他们说这房子原是属于他们这种戏的各班公产,早年这是他们的祖师庙,名叫四圣行宫,他们供祀的祖师不是庄王,却是老郎。简单的几句话,证实了我们的一段推测。”此文进而写到:1780年前的秦腔,和1807年后的秦腔,虽然都是叫秦腔,但是并非一种秦腔,也就是说,有两种戏剧,前后都曾盛行于西北,于是都被称作秦腔,可是两者之间,并不能因为名同便认为实也相同。现在的京剧,不是也有人称为京腔吗?同时我们知道,在现在的这种京腔还不曾见于北京之前,不是一般都称弋腔为京腔吗?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京腔即是一百五十年以前的京腔吗?
秦腔的情况也是如此。”程、杜二位先生这篇考证陕西在不同时期存在两种不同秦腔声腔剧种的文章,主要依据是敬祀”老郎”和”庄王”两个不同的戏神祖师,即敬祀老郎的土二黄秦腔在先;敬祀庄王的桄桄秦腔在后。这一论据非常重要,因在旧日戏班内部,从班底制度的核心意义讲,这正是区别所属声腔与产地来源不同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为说明陕西前后两个秦腔的声腔属性、产生年代及历史渊源等并不相同,我们将1780年(乾隆年间)前后记载的秦腔定位为前秦腔,即程、杜文章所指的陕西土二黄(后称汉调二黄,即今陕西汉剧);将1807年(嘉庆年间)前后才出现在西安剧坛初称桄桄戏,后称陕西梆子的秦腔定位为后秦腔(即现在的秦腔)。笔者依据1961年陕西剧协编印的《关于秦腔源流的研究》等有关资料,并结合多年调查今存陕西的这两个不同声腔的秦腔剧种实际状况,作以下分析论证。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