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李朝正祖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月,因乾隆帝七十大寿在即,李朝组成使节团来华祝贺,著名学者朴趾源(1737—1805)以观光客身份,随其堂兄、使团正使朴明源同行。使节团入辽东,经盛京(沈阳)、山海关至北京,又抵热河,参加庆贺大典后返国,历时三月有余,行程五千多里。朴趾源十分热爱中国文化,同时又具有深厚的学养,他详细地记载了这次来中国的见闻、交往与感受,最后汇集成《热河日记》五卷。此书长期以抄本形式流传,刊本极少。1997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了朱瑞平先生校点本,使我们得以睹其全貌。日记中有不少涉及中国戏曲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位朝鲜学者对中国戏曲的独特感受,具有珍贵的价值。
由《热河日记》可以看出,在中国,戏曲深入人心,戏曲活动无论在城镇在乡村都十分活跃。在留宿通远堡时,朴趾源亲眼看见“主人粗卤,目不识丁,而兀上犹有《杨升庵集》、《四声猿》” (卷一《渡江录》)。《四声猿》是明人徐渭的戏曲集,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杂剧,是明代杂剧中的杰作。这家主人虽然不识字,但他经常接待来往客商,这些书可能就是为客商准备的。明代浙江曲家创作的剧本,到清代仍在东北民间流传,可见其影响之广。在旧辽东城门外关帝庙庙会上,朴趾源看到了这样一幅情景:
庙中无赖游子数千人,闹热如场屋。或习枪棒,或式拳脚,或像盲骑瞎马为戏。有坐读《水浒传》者,众人环坐听之,摆头掀鼻,旁若无人,看其读处则火烧瓦官寺,而所诵者乃《西厢记》也。目不知字而口角溜滑,亦如我东巷肆中,口诵《林将军传》。读者乍止,则两人弹琵琶,一人响叠钲。(卷一《渡江录》)
说书艺人“目不知字而口角溜滑”,表演水平相当之高,讲唱还有音乐伴奏,效果也是好的。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由戏曲改编的《西厢记》和《水浒传》一样受到听众热烈欢迎。
一路上,朴趾源看见很多戏台,如旧广宁城,“城外关庙壮丽,伯仲辽阳。庙门外戏台高深华侈,方群聚演剧,而行忙不得观” (卷二《驲汛随笔》)。下面这段有关戏台及观剧场景的描绘更为具体:
寺观及庙堂对门必有一座戏台,皆架七梁,或架九梁,高深雄杰,非店舍所比,不若是深广,难容万众。凳卓椅兀,凡系坐具,动以千计,丹艧精侈。沿道千里,往往设芦簟为高台,像楼阁宫殿之状,而结构之工更胜瓦甍。或扁以“中秋庆赏”,或扁以“中元佳节”。小小村坊无庙堂处,则必趁上元、中元设此簟台,以演诸戏。尝于古家铺道中,车乘连络不绝。女子共载一车,不下七八,皆凝妆盛饰。阅数百车,皆村妇之观小黑山场戏,日暮罢归者。(卷二《驲汛随笔》)
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辽东城市与乡村戏台数量之多,演出活动之频繁。戏台有砖瓦的,有芦簟的,结构都很精巧,有的规模也很大,甚至可以容纳上万名观众。就连没有庙堂的小村坊,逢年过节也要搭台演戏。女子成群结队看戏,日暮方归,那场面是很热烈的。
在石桥河,朴趾源又看见演剧活动,写了以下一段文字:
前屯卫市中设场戏,临罢,村妇数百,皆老婆,犹能盛装,方罢去。演剧者蟒袍、象笏、皮笠、棕笠、藤笠、鬃笠、丝笠、纱帽、幞头之属,宛然我国风俗。道袍或有紫色而方领黑缘,此似古唐制也。呜呼!神州之陆沉百有余年,而衣冠之制犹存仿佛于俳优戏剧之间,天若有意于斯焉。戏台皆书“如是观”三字,亦可以见其微意所寓耳。(卷二《驲汛随笔》)
这里又写到村妇看戏,而且多半是老年人,盛装打扮,好像过节似的。演剧者服装丰富多彩,朴趾源觉得与朝鲜服装近似,还留存了唐朝遗风,感到很亲切。他对明朝颇有好感,因此会产生这样的感慨。“如是观”语出《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三个字在当时剧坛是常见的,如戏台楹联便有“古今人何遽不相及,天下事当作如是观”(见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二),又清人张大复所作《翻精忠》、《倒精忠》传奇,亦名《如是观》。朴趾源特别注意到这三个字,称得上一位有心人。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中国戏曲化妆的来历
下一篇:京剧流派讲座之张二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