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的育种“二人转”

      半年过去了,81岁高龄的佟明耀和77岁高龄的郑家兰女士仍然难以忘记一个日子――2007年1月25日。这一天,他们精心培育出的冬小麦品种“东农024”,正式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被命名为“东农冬麦1号”,成为我国第一个适合在北方高寒地区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   千淘万滤虽辛苦,一朝功成慰平生。两位耄耋老人12年的付出得到了最好的报偿。  

 “就搞冬小麦育种”   佟明耀和郑家兰是夫妻,两人同为东北农大农学院退休教授。在东北农大搞了一辈子育种教学的佟明耀,科研主攻方向是春小麦育种。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从科技文献上了解到,北纬地区一些种麦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通过育种手段将冬小麦种植的北界往北推移。敏锐的“嗅觉”告诉佟老,这是科研的一个大方向――如果冬麦能够在中国北方大面积播种,那将是怎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呀! 冬麦比春麦有很多优越性:一是生育期长、生长健壮,一般增产25%―30%;二是抗旱性强;三是冬麦繁殖倍数高。但我国长城以北历来是冬小麦的禁区。冬小麦需要秋天播种,越过严冬,次年春天返青再开始生长。而在北方寒地,地里的种子经过漫长的冬季,往往再也“醒”不过来。

  “‘抗寒性’属于数量性状,通过强冬性的多亲本复合杂交,可以实现累加。很多原产地在热带地区的农作物,像玉米、水稻,都是通过育种在北方种植成功。” 佟明耀认定,“理论上说,冬小麦也不该例外。”   佟老始终有一个心结: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被派往北京参加研究生班学习,返校后本想着大干一番,却遇上十年动乱,正常工作没多长时间又退休了。“报国无门空余恨”,佟老心不甘哪。

  “别人退休打麻将、打门球,我不去,就想趁着身体允许,为国家多做点事情。”佟老认准了,就搞冬小麦育种!“别的国家能搞成,咱们也一定能搞成。”   咬定青山不放松   1994年,两位志决意坚的老人踏上了一次挑战大自然的艰难跋涉。   搞育种难度大,大就大在周期长,一个品种至少要搞10年。在职的科研人员为了多出成果,很少选这个课题。   二位老人却没有这个后顾之忧。他们从遗传育种教研室借来半亩实验用地,自己动手灌水、追肥、锄草,地种得比养花还精细。为了挑麦花开得最盛的时间进行人工授粉,老两口从6月中旬开始,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得下地,一干就是5个小时,半个月天天如此。到了收获期,为了挑选表现最出色的单株,老两口弯着腰一株一株收割,一天下来,腰累得直不起来。尽管如此,第二天还得接着割。“误了农时就选不准了。”佟老说。   很多人不理解他们:退休了还这么卖命,图个啥?两位老人却乐此不疲。   恰在这时,二老的研究如有神助般被纳入国家视野。

  1995年,在专家的呼吁下,农业部决定联合黑龙江、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省区组织课题组,在“九五”期间搞冬麦“北移西延”生产试验示范。佟老成为黑龙江省专家组3位成员之一。   当时课题组主要采取了广泛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试种的方法。经过5年试验,课题在辽宁铁岭以南和西北春麦区获得了初步成功,而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由于年际间冬麦越冬情况不一,两年丰收两年绝产,试验未获成功。   研究工作伊始,佟老就提出,应该立足于当地环境条件进行育种。5年过去,通过在哈尔滨地区的选育工作,二老已经拿到充分的材料,证明通过选取适当的优良品种杂交,从中选育新的品种以实现冬小麦安全越冬是完全可行的。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