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玲

   

著名豫剧演员。女。开封人。1933年4月15日生。10岁进开封快乐戏院学唱豫剧,专攻刀马花旦。曾师从豫剧老艺人赵清和,后又曾随京剧艺人金丝猴学练武功。12岁登台演出,曾在《闹书馆》中饰秦雪梅、《大狼山》中饰九花娘、《大破天门阵》中演穆桂英、《刀劈杨藩》中演樊梨花。解放后,主演过《穆桂英下山》、《香囊记》(《抬花轿》)、《三哭殿》、《蝴蝶杯》、《陈妙常》等传统剧目及《李双双》、《铁流战士》等现代戏。1952年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蝴蝶杯》中“投衙”一折(饰胡凤莲),获一等演员奖。1953年赴朝鲜,在战地演出《花木兰》、《克敌荣归》、《红娘》、《断桥》等戏,被评为人民功臣。1954年起先后担任开封民乐剧团和安阳地区豫剧团团长。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一等演员奖。她主演的豫剧《黄金婵》、《茶瓶计》等曾灌制过唱片。1962年入党,后为开封市戏曲学校校长,中国剧协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剧协理事。她的唱腔为豫剧中的“祥符调”,清脆圆润,优美婉转,表演朴实深沉,细腻逼真,为广大观众所称道。
简介:
 宋桂玲,女,豫剧旦角。祥符调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为国家一级演员。1933年4月15日,农历癸酉年三月廿一日生开封。10岁进开封快乐戏院学唱豫剧,专攻刀马、花旦。曾师从豫剧老艺人赵清和,后又曾随京剧艺人金丝猴学练武功。12岁登台演出,曾在《闹书馆》中饰秦雪梅、《大狼山》中饰九花娘、《大破天门阵》中演穆桂英、《刀劈杨藩》中演樊梨花。解放后,主演过《穆桂英下山》、《香囊记》(《抬花轿》)、《三哭殿》、《蝴蝶杯》、《陈妙常》等传统剧目及《李双双》、《铁流战士》等现代戏。1952年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出《蝴蝶杯》中“投衙”一折(饰胡凤莲),获一等演员奖。1953年赴朝鲜,在战地演出《花木兰》、《克敌荣归》、《红娘》、《断桥》等戏,被评为人民功臣。1954年起先后担任开封民乐剧团和安阳地区豫剧团团长。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一等演员奖。她主演的豫剧《黄金婵》、《茶瓶计》等曾灌制过唱片。1962年入党,后为开封市戏曲学校校长,中国剧协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剧协理事。她的唱腔为豫剧中的“祥符调”,清脆圆润,优美婉转,表演朴实深沉,细腻逼真,为广大观众所称道。
    宋桂玲老师的唱腔俏、醇、脆;身段娇、娴、美。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主演过150多部戏,塑造了近百位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抬花轿》中的周凤莲,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生动鲜明的一个艺术形象。《抬花轿》原名《香囊记》,在豫剧舞台上已流传多年,虽未达到家喻户晓,但无数戏迷耳熟能传。在长期舞台实践中,宋桂玲认为《香》剧是以反映张志诚和王定云的爱情为主线,周凤莲只是个陪衬角色,因此她想把这个心直口快、爽朗天真、乐于助人的人物在舞台上树起来,成为《抬花轿》的主角。于是先后四易其稿修改剧本,而后在白口、化妆、人物性格、做戏等方面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多侧面、全方位加重周凤莲的分量。特别是坐轿时的一段唱,为了达到声情并茂,唱腔与舞蹈巧妙结合,宋桂玲每天对着录音机从早上8点到12点,翻来覆去地唱,一字一句地听,同时配上坐轿动作,一点一滴地琢磨,一招一式地练,整整苦练了两个月,直到演出后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开了“收条”,她才如释重负。修改后的《抬花轿》把凤莲刻画得娇媚而不轻浮,憨直而不带傻气,因此“坐轿”一折的唱腔,很快不胫而走,广为传唱。
    宋桂玲老师热爱戏曲事业,热爱观众。就在她逝世的前几个月,还带病参加老年乐艺术团,经常为老干部慰问演出,有时中午拔了吊针,下午就粉墨登场,临终前在病房还向徒弟们授艺。1999年5月17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初三日逝世.
(编辑:小默)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

上一篇:申凤梅

下一篇:张新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