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昆曲的当下意义
昆曲,因为已是600多岁的“高龄”,常常令今人有恍如隔世的陌生感,似乎只能把它当作博物馆里的文物远远观瞻,而难以让它进入自己的生活;昆曲,因为是文人雅士的精致爱好,常常使普通大众敬而远之、畏之,不敢或不知如何与其亲近。其实,当现代人静下心来,与昆曲作一两次近距离的接触,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会对昆曲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也会对保护繁荣昆曲的当下意义有切身的体会。   在昆兰幽香中熏陶文化素养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这些优美典雅的唱词都出自昆曲。欣赏昆曲,就像徜徉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大海中,美不胜收。欣赏昆曲,对于现代人而言,无疑是文化素养的极好熏陶。   “她没有绚丽的色彩,也没有浓郁的芬芳,只有淡淡的幽香,惹人至醉,她就是昆曲。感谢她给了我太多太多的财富。”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梅花奖得主柯军的日记文采飞扬,他说是昆曲给了他真情和悟性,让他在艺术方面能够触类旁通。当剧院里那些只有20多岁的年轻演员,面对社会的浮躁和诱惑,耐不住寂寞时,柯军经常会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就好比在一间黑屋子里,这个屋子里有很多宝贝你们看不到,当你们与昆曲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你们的眼前就越敞亮,看到得到的宝贝会越来越多。”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董健在和记者谈到昆曲时,也用了“宝贝”这个词,他说:“昆曲看上去是一个快要逝去的老人,但他身上还有很多宝贝,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被激活。”他说,当今的流行文化给人刺激,在狂欢中解构经典,但就像人经常吃荤菜就想吃清淡素菜一样,人的审美趣味也需要调整,高雅的昆曲就可以修复一下“被腐化的口味”。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需要载体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不是一句虚空的口号,它需要实实在在的载体,昆曲就是最丰富、最多姿多彩的载体之一。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