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昨天上午,在相城区望亭镇人民社区,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望亭堂名班中万和堂的接班人之一黄杏生等老人拿出了留传下来的剧本,正一板一眼地在教新收的几个女徒弟。百年昆曲班终于有了新传人,作为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也在民间也完成了一次新的“接力”。
眼前这位百发苍苍的老人黄杏生正是望亭堂名班中万和堂的传人,虽然已经迈入耄耋之年,但唱起来仍然抑扬顿挫、温婉清丽。虽然就清唱了短短的两句,但足以窥见老先生不凡的功力。这几位女徒弟虽然也已经是年轻奶奶辈的年纪,学起来却很认真。由于她们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是当地的样板戏演员,有一定的文艺基础,因此“进入角色”也比较快。
据了解,望亭的堂名班在清末民初就已经诞生了,常以清唱昆曲为主,也有伴唱,因此也称“清音班”。作为一种民间演出班社,它服务于喜庆、做寿、乔迁、待神、开张、挂牌……以及民间节日、庙会等活动,演出的《长生殿》、《三国志》、《龙凤呈祥》等昆剧深受百姓欢迎。一班堂名大体有8人组成,分司锣、鼓、丝弦、笛等乐器,同时承担着演出角色。望亭的堂名班在历史岁月长河里与昆曲相依相扶,互相滋养、互相渗透,既现古典戏剧古朴典雅、又开通俗演唱先河。尽管在乡村僻壤,存于市井民间,但其艺术品位很高,是散落民间的“瑰宝”。
望亭堂名班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中万和堂,班主是望亭镇孟河村南河港人(现迎湖村)黄松元(已故),其子就是现在的接班人黄杏生。75岁的黄杏生10岁就开始跟父亲学戏,家中目前还保留着清末明初比较完整的一套演出用的挑担、铜编小锣(八面),唢呐、三弦等,尤其像一米多长的回同、长尖等乐器,至今已经十分罕见了,十分珍贵。其中一鼓也已被苏州博物馆收藏。还保留有手抄剧本《赏荷三醉》、《三国》、《游园惊梦》、《茶访》等十多个剧本。此外还有65岁的南河港周凤歧和77岁的太湖村人陈妹妹,三人多次受苏州市昆剧院、浙江昆剧院、上海等地邀请,为外宾表演“十八拍”等昆曲片段的演奏,广受好评。(周昕艳)
虽然退休多年,年逾古稀,但黄老仍腿脚灵便,精神矍铄,他说:“昆曲作为百戏之祖,是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糅合了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统一体,它是活的遗产,不是博物馆的古董,如果只保护不发展,就会失去活力;但如果不注重传承,又会失去昆曲丰富的内涵。堂名班是昆曲在民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来自于民间,根植于民间,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中万和堂有了这些新鲜的血液,相信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艺术一定会开始重新焕发光彩。”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