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不是一个小剧种,更不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昆曲不是一个小剧种,更不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北昆、南昆、上昆、苏昆、湘昆、浙昆、永昆都不是独立的剧种,而是同一个剧种内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演出单位。北方昆曲剧院虽然属于同一个昆剧,但她有自己的艺术个性。据说北昆直接继承了一些北曲或者说元杂剧的内容。我们有时说昆剧的历史六七百年,显然包括宋金元杂剧。宋金杂剧的本子现在只能看到不完整的几个,但元杂剧却大量存在,不仅存在文学本,还存在曲谱。凡是能看到演出的剧目,在传承的过程中都是文学本和曲谱同时传承的。魏良辅创造水磨腔的时候,首先传承下来的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曲,而不是撇开已有的东西,去磨民歌小调。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才能被人普遍接受。但是在演出剧目上,各地、各团体有所不同,“大江东去浪千叠”气派的剧目,北方昆曲似乎更突出一些,这就形成了北昆的艺术个性。这种个性、特色、风格,北昆应该多保持,并且弘扬下去。 随着整个昆曲跻身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护工作成了北昆的重任,需要扎扎实实地做一些事情。首先要使北昆成为一个北方的昆曲艺术保护中心。就“大江东去”“铁板铜琶”风格的戏来说,可能北昆多一些。散落在北方戏曲剧种里的昆曲,也多是这一类。这也使得北昆的保护任务更多、更重。比如,梆子戏早于京剧,梆子戏里的原始昆曲不可能从京剧里吸收,而应当直接从昆曲里学习。秦腔、山西四大梆子、河北梆子里一些激昂慷慨、具有阳刚之气的戏,有的就是唱昆曲。这些梆子戏与北方昆曲有一种亲缘关系。因此,北昆在研究保护工作的时候,应把眼光放大一点,不仅保护自己已有的东西,也关注一下外围的昆曲——老剧种里的昆曲以及曲会、曲社的昆曲活动。 昆曲的保护和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保护昆曲需要进行一些剧目整理。昆曲剧目相当一部分来自元杂剧,但并非所有剧目都是经典,要以昆曲的形式演出,必须作艺术的处理。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元曲的演出情形,不整理很难用昆曲的形式演出。这种整理现在被“创新”或者“新创”取代了“推陈出新”。从保护的角度来看, “推陈出新”的提法却更为恰当。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