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演出12小时的《长生殿》和北京1.2万元票价的《牡丹亭》恰巧都在追求极至,虽然昆曲的典雅精美得以重现,但是昆曲的路却是越走越窄了。 撰稿/王悦阳 昆曲艺术,不仅是古代文人雅士、豪门贵戚所赏玩的舞台艺术,也曾出现过“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大规模群众参与的热闹场面。然而,随着它在当代的逐渐衰颓,随着它被不可争议地贴上“小众”标签,作为“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却有了“贵族化”的倾向。
最全本《长生殿》: 长达12小时的演出 2007年5月29日,历时3年,耗资百万的昆曲“最全本《长生殿》”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上海的兰心大戏院开始了首轮演出。《长生殿》自问世以来,演出全本屈指可数,此次最新的演绎,可谓300年来第一次。 创演该剧的上海昆剧团,为了再现原著全貌与大唐气象,组织了强大的舞台阵容,该剧导演是享有盛名的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曹其敬,演员则汇集了中国昆剧界老中青三代佼佼者,蔡正仁、计镇华、张静娴、魏春荣、张军、缪斌……仅国家一级演员就多达6人。全剧灯光、舞美、服装设计,无不追求极至。而兰心大戏院门口古色古香的巨大牌匾、红色大帐和主演照片构成的装饰,成为引得路人驻足观赏的一道独特风景。 尽管如此,此剧依然遭到不少的质疑。
质疑之一是演出的长度,全本共由4本独立的大戏组成,每本戏的长度均在3小时以上,也就是说,从晚上7点15分开场算起,加上中场休息的10分钟,演出的散场时间约在10点半左右。四场演出看下来,全本《长生殿》的演出时间竟高达12个小时!相比较近年著名华文文学家白先勇倾力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9小时长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长时间的传统戏曲演出,究竟有几人能够接受?现代都市的快速节奏与昆曲艺术的丝竹悠扬显得如此天差地别。究竟有多少人可以抽出连续四晚12小时的欣赏时间?就首轮演出的上座率来看,第一场约为90%,而到了第四场,已不足70%,其中还包括不少赠票以及戏曲专业学校的学生观摩。
质疑之二,是原本就并没有太大市场的昆曲是否可以顺利完成五轮20场的高强度任务。就演员而言,该剧排练强度大、要求又高、持续时间也长,完全属于超负荷运转。有不少演员和乐队人员甚至在带病演出。对昆剧团票房而言,连续半月的演出周期,真可称为“一次很勇敢的尝试”。据称,目前最为畅销的是80元四场的学生套票,而最高票价则为四场2400元,相当于普通市民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出票不容乐观。更谈不上作为商业演出的投入回报了。
厅堂版《牡丹亭》: 贵至1.2万元的票价 如果说2400元的昆曲票价尚不算太离谱,那么一场高达1.2万元的昆剧票价真可谓史无前例的了。 正当《长生殿》火热上演之际,北京也出现了一出奢华无比的“厅堂版”《牡丹亭》。该剧由著名导演林兆华执导,著名文化学者以及昆坛名家余秋雨、汪世瑜、张继青等悉数加盟。而演出地点,则是比故宫还年长十岁的“目前最小却是最高贵的”古典剧场——“皇家粮仓”。这座与昆曲同样具有600年悠久历史的建筑如今成为了《牡丹亭》的专门表演场所。仅可供60人观赏的小舞台还原了明清时期昆曲“家班”(豪门贵族供养的家庭戏班)的演出方式。而《惊梦》中四下飘落的玫瑰花瓣与《回生》时放飞的五彩斑斓的真蝴蝶,更让观众感觉到无尽的雅逸奢华享受。
天价昆曲引来一片哗然,“厅堂版”的《牡丹亭》的高度小众与贵族化,不禁使人想到: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出1.2万元去感受一次古人的奢华与风雅?尽管贵族经济的支持曾是昆曲艺术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但如今,究竟是否有必要在一个没有贵族的时代还原“贵族化”的昆曲?
【戏曲点播】欢迎扫码关注神州戏曲网微信公众号,如果您想听什么戏曲,请直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在微信公众号上为您推送~
【分 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行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戏迷票友,共建戏迷大观园~
【网站声明】
1.本网所发布的内容信息部分来源于网络,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果对本网站的信息内容有相关争议,请来电或者邮箱szxqweb@163.com告之,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给予答复。